[发明专利]导轨滚道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60728.3 | 申请日: | 2012-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业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351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滚道 测量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轨滚道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导轨滚道测量装置可以直接测量导轨滚道位置尺寸,可以在线测量(即导轨无需从机床上拆卸下来测量)也可以离线测量。导轨滚道测量装置安装、使用方便,可以替代之前导轨滚道位置尺寸的间接测量。
背景技术
导轨滚道是滚动直线导轨上与滚珠配合的部位,滑块通过滚珠在滚动直线导轨上滑动。导轨滚道位置尺寸的精度以及选用的滑块是否合适关系到滑块能否在滚动直线导轨上顺利滑动。因此测量导轨滚道的位置尺寸是滚动直线导轨与滑块组装过程中必要的步骤。由于导轨滚道的形状特殊,一般的量具无法直接测出导轨滚道的位置尺寸。
现有的测量方法是采用一般的量具间接测量并计算出导轨滚道位置的大概尺寸,并使用多种尺寸的包含滚珠的滑块成品来试装,以此判定适配的滑块。在此过程中不论尺寸和接触状况,只注重组装后的状况,确实有其实用性。但就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而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按此方法组装的滚动直线导轨与滑块,虽然初始状态良好,但在生产加工中,这种方法不能提供确切的滚道参数,故而这种方法对现场的质量控制,表现为偶然的、盲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和使用都较方便、可以在线测量导轨滚道位置尺寸的导轨滚道测量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轨滚道测量装置,其包括:凹字形的量具体1和两对圆柱形量棒3,量具体1的一对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用于与圆柱形量棒3配合的圆弧形槽2;
所述量具体1的一个内侧壁上且处于所述的上下分布的两个圆弧形槽2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活动块4,与该活动块4相邻的所述量具体1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有用于向内侧紧箍所述活动块4的螺钉5。
上述导轨滚道测量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松开所述螺钉5并使活动块4向外移动,以将所述量具体1放到被测滚动直线导轨6上;
b、将四根量棒3分别放到所述被测滚动直线导轨6的四个导轨滚道7与所述的四个圆弧形槽2之间的对应位置;
c、拧动螺钉5,在使活动块4往内移动并逐渐压紧各量棒3;
d、测量量棒3的外露端的相关尺寸,以得出:所述被测滚动直线导轨6的上下滚道对称线与导轨底面的距离A、与左右滚道配合的滚珠中心线的间距B。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
(1)采用与滚珠标准直径一样的圆柱形量棒,可以精确测量导轨滚道位置的尺寸。由于量棒较长,所以既可以离线测量导轨滚道位置的尺寸,也可以在线测量其尺寸。适应性强,不影响生产活动;
(2)量具体上设有圆弧形槽以及可以左右移动的活动块,能够使量棒按标准位置固定在量具体上。螺钉可以锁紧活动块,使得量棒与导轨的圆弧形滚道密切配合,防止测量过程中量棒松动影响测量精度;
(3)本发明中的量具,可以通过对外露端量棒的测量,得出导轨滚道位置的相关实际尺寸A,B。该测量过程只需一般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等。测量简单、方便、精度高,无需试装可以直接选出与导轨滚道相配合的滑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是量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滚动直线导轨上的导轨滚道位置示意图;
图3是量具与滚动直线导轨装配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导轨滚道测量装置一个较详细的示意图,它包括:凹字形的量具体1和两对圆柱形量棒3,量具体1的一对内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用于与圆柱形量棒3配合的圆弧形槽2,同侧的一对圆弧形槽2上下对称分布。
量具体1的一个内侧壁上且处于所述的上下分布的两个圆弧形槽2之间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活动块4,与该活动块4相邻的所述量具体1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设有用于向内侧紧箍所述活动块4的螺钉5。整个量具用于测量滚动直线导轨6上的导轨滚道7的位置尺寸A(即:上下滚道对称线与导轨底面的距离)与B(即:与左右滚道配合的滚珠中心线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