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水循环式螺杆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60060.2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坤璞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C21D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9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水循环 螺杆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水循环式螺杆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非扩散型转变组织,如马氏体、贝氏体和奥氏体等的热处理工艺。要使钢中高温相—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转变成低温亚稳相——马氏体,冷却速度必须大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工件在冷淬火冷却过程中,淬火冷却表面与心部的冷却速度有一定差异,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则可能造成大于临界冷却速度部分转变成马氏体,而小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心部不能转变成马氏体的情况。为保证整个截面上都转变为马氏体需要选用冷却能力足够强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心部有足够高的冷却速度。但是冷却速度大,工件内部由于热胀冷缩不均匀造成内应力,可能使工件变形或开裂。因而要考虑上述两种矛盾因素,合理选择淬火介质和冷却方式。淬火冷却是将加热后的工件进行快速冷却的过程,不同淬透性的物质需要不同的冷却能力。淬火冷却设备的作用是实现钢的淬火冷却,达到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同时应避免工件在冷却过程中开裂和减少变形。通过淬火质在淬火件周围的强烈运动,可以加快热交换过程。如专利号为 201110169500.4公开了一种淬火槽,包括淬火槽体、布置在所述淬火槽体内的喷水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淬火槽体外,且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喷水器和所述淬火槽体相连的搅拌泵,所述喷水器为相互独立的多个,所述搅拌泵至少为功率不同的两个,且分别与各所述喷水器相连。其自动化程度较低,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的自动化水循环式螺杆淬火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化水循环式螺杆淬火装置,包括放置有冷却液的淬火槽、作为动力源的传动机构、淬火器及循环水泵,所述的传动机构设于淬火槽的一端,所述的循环水泵设于淬火槽内,所述的淬火器安装在淬火槽上部,所述的淬火槽内设有水循环槽,所述的水循环槽上部滑动安装有顶针机构,所述的循环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淬火槽和水循环槽。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有调速器,通过调速器可控制电机的转速,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及皮带轮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皮带及皮带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部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安装在淬火槽一端,能够实现转轴的自由转动。
所述转轴的前端设有固定销,用于对螺杆的固定。
所述的淬火器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底部通过滑轮滑动安装在淬火槽上部两边缘处,所述的底座上部设有点火器,所述的点火器连接有气源,通过点火器对螺杆进行淬火。
所述的底座上连接有拉动手柄,可以拉动淬火器在淬火槽上运动。
所述的顶针机构包括一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两边滑动连接在水循环槽的上部两边缘处,所述的滑动板上设有顶针,在淬火的时候,顶针用于顶住螺杆的一端。
所述的顶针螺纹连接在滑动板上,通过旋转顶针可以调节顶针伸出的长短。
所述水循环槽上边缘处开有槽口,冷却液可通过槽口流入到淬火槽内。
所述水循环槽上边缘靠近传动机构一端设有挡块,可以防止滑动板的运动。
所述水循环槽的纵截面为“U”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带动转轴可以使螺杆旋转,无需人工操作,这样在点火器加热以及冷却的过程中就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而水泵可 以持续循环水流,这样水就不会变热。本发明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可以有效增加螺杆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坤璞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坤璞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600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