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叉车驱动桥用湿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9240.9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7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其;常方坡;王永国;郑海香;马乙;李戈操;刘兵;刘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40 | 分类号: | F16D55/40;F16D65/12;F16D65/853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车 驱动 桥用湿式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叉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叉车驱动桥用湿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叉车驱动桥用制动器多数采用的是鼓式制动器,主要是由于其构造简单,前进和倒退制动性能一致,造价较低,便于加装驻车制动机构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到叉车的前轮制动中,然而鼓式制动器由于受轮毂尺寸的限制,摩擦面积小、散热不好等特点,给整车的改型、维护及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叉车主要是用在短距离搬运货物的场合,这就使得整车制动频繁,造成制动器摩擦片磨损较快,同时需要经常调整制动鼓间隙,严重时更换制动蹄带摩擦片总成;且制动鼓和制动器摩擦片表面抗污能力差,严重的影响了制动稳定性和操作的安全性。国内也有少数叉车驱动桥用的是钳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虽然克服了鼓式制动器的一些缺点,但仍有摩擦面积小,摩擦表面单位压力高,故对摩擦片材料的强度、耐热性、高温下的耐压性能要求高,而且制动补偿衬片磨损间隙的可靠性差等缺点。湿式制动器充分克服了鼓式制动器和钳盘式制动器的缺点,但目前的湿式制动器摩擦片,见图3,摩擦片两侧面的方形槽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温升过高或温度分布不均匀,致使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常常出现摩擦材料局部烧损或制动器钢盘发生“翘曲”的现象,这已成为制动器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湿式多片制动器是在浸油环境下工作的,由于冷却油的循环流动,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很大一部分热量若不能及时被冷却油带走,这样则造成摩擦片局部温度逐渐增加,同时亦使温度的分布趋于更加不均匀,致使摩擦片出现提前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湿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常常出现摩擦材料局部烧损或制动器钢盘发生“翘曲”失效的问题,改善湿式制动器的冷却效果,通过结构改进,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车驱动桥用湿式制动器。
具体的改进技术方案如下:
叉车驱动桥用湿式制动器包括左壳体、右壳体、活塞总成、交错排列的隔片和摩擦片,活塞总成、交错排列的隔片和摩擦片安装在左壳体与右壳体联接后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摩擦片的两侧面分别均布开设有油槽,改进在于:所述油槽包括第一弧形油槽和第二弧形油槽;所述摩擦片的两侧面分别均布开设有沿顺时针方向的第一弧形油槽和沿逆时针方向的第二弧形油槽,第一弧形油槽和第二弧形油槽相互交错形成网格状。与轮毂对应的右壳体端部设有一只浮动油封,相配合的另一只浮动油封使用时装在相对应的轮毂端部。
所述第一弧形油槽的槽宽和第二弧形油槽的槽宽均为2mm,槽深均为0.45mm,第一弧形油槽的内圆弧半径和第二弧形油槽的内圆弧半径均为75mm。
第一弧形油槽和第二弧形油槽的交叉处呈十字路口状贯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产品相比具有以下方面的优点:
1.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油沿摩擦片沟槽由内向外流动,带走热量,产生冷却效果,现有摩擦片两侧面上的方形油槽的油流通道短,油排出速度快,但油与摩擦界面的热交换时间短,油降温作用利用率低。本发明的双圆弧形油槽的油流通道相对较长,槽与槽交叉点处产生涡流,油排出的速度相对较慢,油与摩擦界面的热交换时间稍微增长,使得油降温作用利用率提高;
2.在无论摩擦片正反向旋转,弧形油槽的旋向中均有与摩擦片旋转方向相反的沟槽,以利于摩擦片正反向旋转时油沿沟槽方向抛出;
3.通过试验证明对其结构进行的设计改进,使得制动器摩擦片的动摩擦系数较高,大大提高了湿式摩擦片的制动效率;制动更平稳,降低了颤振幅度和制动时产生的噪音;
4.新摩擦片上的油槽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摩擦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摩擦片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序号:压缩弹簧2、第一弧形油槽3、第二弧形油槽4、活塞总成5、左壳体6、隔片7、摩擦片8、浮动油封9、右壳体10、桥壳轴头总成11、轮毂总成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叉车驱动桥用湿式制动器,包括左壳体6、右壳体10、活塞总成5、交错排列的隔片7和摩擦片8。左壳体6通过螺栓与桥壳轴头总成11固联接成一刚体,活塞总成5、交错排列的隔片7和摩擦片8安装在左壳体6与右壳体10联接后形成的空腔内,摩擦片8通过花键与轮毂总成12联接,隔片7通过花键与右壳体10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9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作物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