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457582.7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千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47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诸病源候论》云:“酒者,水谷之精也。其气悍而有大毒,入于肝胆……。”“酒精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透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本草纲目》中则曰:“少饮则和气血,多饮则杀人顷刻。”《景岳全书·饮食篇》曰:“酒者,一以酒湿伤脾……,一以酒热伤阴……,一以酒质伤脏。”总而言之,酒为湿热二性,多饮则蕴积化毒,贼戕脏腑。中医学认为,酒精性肝损伤多由酒毒蕴积,湿热熏蒸肝胆所致,其治疗原则应以解酒毒,清利肝胆湿热为主。中国专利CN03106222、CN99107574、CN200910096953分别公开了包括葛根、葛花、枳椇子等为原料的解酒制品,中国专利CN201010128003、CN201010278529中分别公开了包括葛花、枳椇子、普洱茶为原料的解酒制品。包括上述制品在内的现有解酒产品各具特点,但在疗效、起效时间、加工成本、贮存期限、服用方式等方面各有不足,因而,优化中药原料的组成和用量,寻找最佳的解酒制品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方合理、疗效突出、使用方便且毒副作用较低的解酒茶。本发明的解酒茶可以制成袋泡茶、茶饮料等不同的形式,本发明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解酒茶,是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的:
枳椇子8-110、葛花6-80、葛根2-70、维生素B12-5、普洱茶4000。
发明人经过筛选,制备较佳的解酒茶所需原料的重量份组成为:
枳椇子101、葛花71、葛根4、维生素B13、普洱茶4000。
另外一种较佳的解酒茶的重量份原料组成为:
枳椇子9、葛花7、葛根61、维生素B14、普洱茶80。
对于本发明的解酒茶,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的解酒效果更加理想。
藏青果10-40、西洋参10-20、菊花50-400。
本发明的解酒茶可以制成袋泡茶,制备步骤如下:
取葛花、普洱茶粉碎成粗粉;枳椇子、葛根分别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72小时,第三次48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在70℃测定为1.30~1.35的浓缩液,加入维生素B1,与上述葛花、普洱茶粗粉混匀,吸尽浓缩液,低温干燥,分装,即得。
本发明的解酒茶可以制成解酒茶饮料,制备步骤如下:
枳椇子、葛根分别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浸渍三次,第一次24小时,第二次72小时,第三次48小时,浸渍液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在70℃测定为1.30~1.35的浓缩液;
葛花、普洱茶制成水提物;
将前两步骤的浓缩液和水提物混匀后,加入维生素B12-5、葡萄糖、柠檬酸、山梨酸钾并调节pH值;
搅匀,静置,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本发明的处方,是发明人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研制创造性的得到,方解如下:
方中葛根、葛花功善解肌退热,解酒生津,使酒湿从表而解;枳椇子“止渴除烦,除膈上热,润五脏,利小便”的作用,为解酒之要药;普洱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肃肺胃,明目解渴。诸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利湿,疏肝利胆,化瘀通络,益气健脾,使酒湿得去,则诸症自解。
下面是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名称及功效如下:
枳椇子也称为木蜜、鸡橘子,属鼠李科植物。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果实味甜,果柄作药用。性味甘、平,无毒。凡味甘者入脾,枳椇子以果实而味甘如蜜,必然属味厚者,入脾则能生热,去湿,降胃气。
葛花异名葛条花,主要为豆科植物野葛和甘葛藤的花。有些省区尚有以同属植物的越南葛藤等植物的花作葛花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千,未经彭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频双天线分集系统
- 下一篇:车载装置、车载通信装置以及车载信息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