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盆底修补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57576.1 申请日: 2012-11-14
公开(公告)号: CN103800942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发明(设计)人: 赖奎霖;徐弢;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27/40 分类号: A61L27/40;A61L27/54;A61F2/02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67***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骨盆 修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技术领域的修补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骨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骨盆底修补片。

背景技术

女性盆底是由半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筋膜、韧带等构成的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受生育、疾病、衰老等因素的影响,骨盆底周围的软组织对盆腔器官的支持作用减弱,导致出现各种骨盆底障碍性疾病。骨盆底障碍性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女性骨盆底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又称骨盆底缺陷或骨盆底支持组织松弛,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如膀胱、子宫、直肠、阴道和小肠等)的脱垂、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POP和SUI两者紧密相关,对妇女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对于中度及以上脱垂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术中应用骨盆底修补片治疗骨盆底障碍性疾病,其效果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

目前采用骨盆底修补片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将补片放在筋膜层和阴道外壁之间以提供一定的力学支撑以治疗脏器脱垂。其中筋膜是贯穿身体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它包绕着肌肉、肌群、血管、神经等。筋膜又分为三层结构,分别为浅筋膜、深筋膜、内脏筋膜。筋膜内含紧密规则排列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的方向是顺着拉力方向,所以,筋膜具有很强的单向抗拉性能。阴道壁由粘膜、肌层及纤维组织膜构成,有很多横纹皱襞。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故局部受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所以,理想的盆底修复补片应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组织顺应性,良好的柔软度,满足筋膜层和阴道壁组织不同的结构和生长要求,迅速引导对应组织的长入,以恢复对盆底脏器的支撑。

目前骨盆底修复产品中,以聚丙烯为主的编织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网片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但这种补片逐渐暴露出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侵蚀、皱缩、出血、疼痛等问题。2005-2007年,报道出血1000例不良使用案例,从2008年到2010年,有过2874例不良报道,已经引起社会和FDA的重点关注。FDA正建议将该类产品从植入II类医疗器械升至监管最高级别的III类器械,并已要求相关厂家提供完整的临床报告和市场跟踪报告。2012年1月,FDA下令33家骨盆底修复补片制造商和7家压力性尿失禁补片制造商进行产品的深入临床研究。2012年6月,强生(Johnson&Johnson)公司发布公告,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暂停公司所有骨盆底修复产品。目前Johnson&Johnson,American Medical Systems,C.R.Bard,Boston Scientific等公司面临上百件相关问题引起的法律诉讼。

以上不良反应来自多方面,主要是由于材料本身、工艺和手术方式等引起。如聚丙烯等材料通过编织技术制备的网片质地较硬、表面粗糙、与植入部位顺应性吻合度差。这种较硬、较粗糙的材料植入体内,手术部位具有较为明显的异物感,而且在某些病人身上会出现材料移位导致对正常部位组织的挤压甚至穿刺,出现严重的侵蚀。且与植入部位结构较低的吻合度,组织长入较差,基本处于组织对材料的包裹,与材料结合并不紧密,从长期看来存在安全隐患。在后期实验中也证实,组织和网片结合性并不好,取出材料后,可以较容易地将组织和网片剥离,这也是聚丙烯网片容易出现移位导致侵蚀现象的一个原因。

无论是侵蚀还是皱缩,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二次手术进行修复,或者将网片彻底移除。这将非常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病人的心理、生理带来巨大创伤,很多病人会在网片移除后仍然感到不适和疼痛,甚至无法正常坐立,或者影响夫妻生活。

为了解决上述产品的问题,现有技术(如CN101773689A)中提出使用静电纺丝代替传统的编织方法来制备外科生物修补片。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简单而有效的加工方法,由于其制备出来的超细纤维可达到微纳米级,纳米仿生支架表面较光滑,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结构,给细胞的生长和攀爬提供了较好的微环境。目前这一特性使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膜材料特别适用于生物医用领域,如生物膜、药物输送、组织工程等的支架材料等。

然而,常规电纺出来的纤维排列无序松散,导致电纺膜力学强度较差;与一些人体组织的有序结构相差很大,如肌纤维的排列等,表面细胞生长也无取向,无法满足盆底筋膜组织顺应性匹配要求。目前在临床上只能用于力学强度要求较低的部位,如皮肤。为了提高力学性能,通常方法是使电纺膜稍厚一点(如大于0.5mm),但在长期动物实验中可见内部毛细血管贯通性较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7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