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6898.4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许长桥;张宏科;关建峰;贾世杰;曹远龙;赵付涛;王目;谢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资源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都在车辆等移动设备上配置了地面广播移动车载电视。为了提供更丰富的视频资源,车辆等移动设备之间可以共享资源数据,因此,如何获取资源,成为了提供移动电视服务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取资源,采用车载网络环境下的P2P流媒体方案,该方法直接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上建立应用层P2P覆盖网络,即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上根据资源和存储资源的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P2P拓扑结构,之后根据建立的P2P拓扑结构查找存储资源的设备,并通过车载自组织网络的802.11p协议获取资源。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车载自组织网络上建立的P2P拓扑结构和车载自组织网络拓扑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车载环境下,由于车辆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上映射的P2P拓扑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资源查找的成功率和资源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另外,由于802.11p协议信号覆盖范围的限制,导致车载自组织网络拓扑频繁变化,随之影响P2P拓扑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资源存储的稳定性,也会降低资源查找的成功率和资源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资源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资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先构建的资源与存储资源的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存储待获取资源的设备;
计算预先构建的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一可用带宽,并计算预先构建的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二可用带宽;
根据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从所述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和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中选择传输资源数据的网络路径,并按照选择的网络路径从查找到的设备上下载资源数据;
所述预先构建的蜂窝网络上构建有所述资源与存储资源的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根据预先构建的资源与存储资源的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存储待获取资源的设备,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预先构建的蜂窝网络查询资源与存储资源的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查找存储所述待获取资源的设备;
所述计算预先构建的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一可用带宽,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向确定的设备发送测试信息,并接收通过所述设备返回的测试应答信息;
根据发送测试信息和接收测试应答信息的时间获取数据包在所述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上的第一往返时间及第一丢包率;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所述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一可用带宽;
其中,C为第一常数,RTT1为第一往返时间,PLR1为第一丢包率。
所述计算预先构建的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二可用带宽,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向确定的设备发送测试信息,并接收所述设备返回的测试应答信息;
根据发送测试信息和接收测试应答信息的时间获取数据包在所述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上的第二往返时间及第二丢包率;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所述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二可用带宽;
其中,C为第一常数,RTT2为第二往返时间,PLR2为第二丢包率。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可用带宽和所述第二可用带宽从所述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和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中选择传输资源数据的网络路径,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二可用带宽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可用带宽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而第一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选择所述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作为传输资源数据的网络路径,否则选择所述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作为传输所述资源数据的网络路径。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数据资源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预先构建的资源与存储资源的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查找存储待获取资源的设备;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预先构建的蜂窝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一可用带宽;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预先构建的车载自组织网络的网络路径对应的第二可用带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力绝缘操作杆
- 下一篇:一种碳阻式高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