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显示用阶梯格栅及应用该阶梯格栅的立体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6874.9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向贤明;董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B27/26;H04N1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显示 阶梯 格栅 应用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技术,具体是一种立体显示用阶梯格栅及应用该阶梯格栅的立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狭缝光栅的一个典型应用为3D显示,配合显示装置,将显示装置显示的视差画面分光导向用户的左右眼,从而使用户形成立体视觉。如图1a及图1b所示,是液晶狭缝光栅3D显示原理图。如图1a所示,通过在2D显示面板(如LCD,PDP,LED等)前置(或者后置)液晶狭缝光栅,3D显示模式下,在液晶狭缝光栅条形电极上施加一定电压形成黑白相间的条纹,使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对应的影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对应的影像,由于左右眼同时观看到具有一定视差的影像而产生3D立体显示效果。如图1b所示,当需要进行2D显示时,只需要将液晶狭缝光栅条形电极上的电压去除,此时液晶狭缝光栅不会产生黑色条纹,无论是左眼还是右眼,都同时观察到2D液晶显示面板所呈现的图像,因此仍然观看到2D显示效果,在分辨率和亮度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影响,即通过前置(或者后置)液晶狭缝光栅可以实现2D与3D显示模式的兼容。
狭缝光栅3D显示技术由于所使用的2D显示面板具备周期性排列的子像素结构及周期性排列的黑色矩阵,产生的光场也具有周期性的矩阵结构。而光场与周期性的狭缝光栅发生干涉将产生莫尔条纹,严重影响显示品质。为克服莫尔条纹的影响,通常将狭缝光栅与子像素之间倾斜一定的角度,但由此引入不同视差图像之间的串扰,采用阶梯格栅结构可以克服这一问题。
使用菲林片之类的阶梯狭缝光栅能较好实现3D,但不能同时做到2D与3D的兼容;若针对液晶狭缝光栅的每个子像素采用薄膜晶体管(TFT)进行控制实现阶梯格栅,需要多增加几道光罩与驱动IC的成本。
综上,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1、菲林狭缝光栅:只能实现3D显示,不能2D与3D同时兼容,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每个子像素采用薄膜晶体管(TFT)进行控制实现阶梯格栅:由于每个子像素都可以进行控制,可以形成很好的格栅结构,但制作TFT的成本高,此外需要额外的驱动IC费用,不经济;
3、如图2所示,为视差图像按照子像素倾斜的方式排列示意图。100’为液晶狭缝光栅,1001表示狭缝光栅的倾斜方向。以四视点为例,当观察视点1的影像时,不可避免的同时观察到视点2与视点4的影像,即出现串扰现象,影响3D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2D与3D兼容且成本较低,并且能有效降低串扰的立体显示用阶梯光栅。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立体显示用阶梯格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上基板、上驱动电极结构、液晶层、下驱动电极结构、下基板以及下偏光片,所述上驱动电极结构配置在上基板下表面,下驱动电极结构配置在下基板的上表面,且上驱动电极结构与下驱动电极结构相同,所述上驱动电极结构包括在上基板周边的金属形成的周边电路、用金属形成的位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垂直方向的金属图案,以及电极,所述金属形成的周边电路位于非有效显示区域,垂直方向的金属图案自上基板的上侧边连续设置至上基板的下侧边,电极成竖长条形且成阶梯分布,与没有电极的区域形成阶梯格栅结构,垂直方向的金属图案位于电极两侧的下部与上基板之间,被电极完全覆盖,下驱动电极结构与上驱动电极结构完全相同,当上下基板组立后,电极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立体显示用阶梯格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上基板、上驱动电极结构、液晶层、下驱动电极结构、下基板以及下偏光片,所述上驱动电极结构配置在上基板下表面,下驱动电极结构配置在下基板的上表面,且上驱动电极结构与下驱动电极结构相同,所述上驱动电极结构包括在上基板周边的金属形成的周边电路、用金属形成的位于有效显示区域的水平方向的金属图案,以及电极,所述金属形成的周边电路位于非有效显示区域,水平方向的金属图案自上基板的左侧边连续设置至上基板的右侧边,电极与没有电极的区域形成阶梯格栅结构,水平方向的金属图案位于上下两排电极之间,处于电极的下部与上基板之间,被电极完全覆盖,下驱动电极结构与上驱动电极结构完全相同,当上下基板组立后,电极位置相对应,此种结构适用于较多视点的3D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糟新型生物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从自组装涂层局部递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