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6272.3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乐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台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风热犯肺型 支气管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支气管炎是指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或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常以咳嗽、咯痰、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喘促和伴有一般感冒症状为主要特征。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为感受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肺失宣肃;内因则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犯,或肺本自虚,复感外邪而致肺不主气,肃降无权,气逆而咳。
支气管炎按照中医分型可分为:风寒袭肺型、风热犯肺型、燥热伤肺型、气阴两虚型、痰热郁肺型、脾肾阳虚型和痰湿蕴肺型。已有技术中,用于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并没有针对性,影响到药物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它具有疏风散寒,宣肺化痰的功效,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疗效好,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六月寒13-17克,北五味10-14克,沙参10-14克,鱼腥草6-10克,细辛1-5克,枇杷叶13-17克,白湎草10-14克,地骨皮4-8克,毛大丁草2-4克,龙爪叶6-12克,浙贝14-16克。
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六月寒15克,北五味12克,沙参12克,鱼腥草8克,细辛3克,枇杷叶15克,白湎草12克,地骨皮6克,毛大丁草3克,龙爪叶8克,浙贝15克。
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重用疏风散寒,宣肺化痰的中药,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六月寒15克,北五味12克,沙参12克,鱼腥草8克,细辛3克,枇杷叶15克,白湎草12克,地骨皮6克,毛大丁草3克,龙爪叶8克,浙贝15克。
用法与用量:日服1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7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即可。
典型病例
病例一:
范某,男,37岁。主诉:咳嗽半月,并伴有鼻塞流涕、头痛身楚、畏寒等症状。期间服用咳嗽药,未见好转。中医查体:舌苔薄白,脉浮。诊断为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后服用本发明中药,6剂服完后,咳嗽症状大为减轻,继续连服6剂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病例二:
周某,男,46岁,淮南人。主诉:一月前感冒,半月前发展为咳嗽,咯痰色白稀薄,并且伴有咽痒、低热、胃寒等症状。中医查体: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一周后,发热、咳嗽症状大为减轻,不再胃寒;继续连服一周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病例三:
王某,女,42岁。主诉:两周前开始咳嗽,咯痰色白稀薄,并且伴有咽痒、发热、头痛等症状。中医查体:舌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热犯肺型支气管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一周后,发热、咳嗽症状大为减轻,不再胃寒;继续连服一周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台县中医院,未经凤台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6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