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庭智能豆芽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5891.0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4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柳青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杨宏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智能 豆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水培技术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智能型豆芽机。
背景技术
豆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一道家常菜,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家用的豆芽机,这些家用豆芽机的使用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因为可以使我们自己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培养出自己喜爱的蔬菜,所以也增加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很多豆芽机因为缺少压重装置使其水培出的豆芽又长又细,又或者因为豆芽机缺少恒温装置,使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水培出豆芽,或者因为豆芽机的喷水装置不能均匀的洒水,使其培养出的豆芽不那么新鲜可口,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豆芽机在智能方面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家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家庭智能豆芽机,本豆芽机包含有压重装置、恒温装置和均匀洒水装置,不仅仅可以水培出鲜嫩碧绿的豆芽,其智能化操作还为用户提供方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庭智能豆芽机,其中,包括:
用于放置豆芽的培植桶,所述培植桶的底部设置有筛网和隔离板;
用于放置豆芽所需水的底盘,其内部设置有相互连接的水泵和控制装置;
顶盖、其设置在培植桶的上方;
喷洒装置,其包括水管和洒水喷头,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水泵和洒水喷头,所述洒水喷头设置在培植桶内;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用于加热升温的加热芯片电路,所述洒水喷头上设置有四个出水孔,用于将水泵抽出的水洒到豆芽上。
所述的家庭智能豆芽机,其中,所述筛网由两个半圆形筛网组成。
所述的家庭智能豆芽机,其中,所述水管上设置一压重装置,用于在豆芽发芽期对其进行挤压。
所述的家庭智能豆芽机,其中,还包括一用于自动补水的水箱,所述水箱与底盘相连。
所述的家庭智能豆芽机,其中,所述培植桶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遮光的遮光帘。
所述的家庭智能豆芽机,其中,还包括一用于控制喷洒装置进行喷水时间和喷水强度的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与控制装置无线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家庭智能豆芽机,设置有恒温装置和均匀洒水装置,不仅可以为用户水培出鲜嫩的豆芽,同时,还具有智能化设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耗电量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家庭智能豆芽机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家庭智能豆芽机除去顶盖之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家庭智能豆芽机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家庭智能豆芽机洒水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家庭智能豆芽机外观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顶盖10、培植桶20、底盘30,设置在培植桶底部的筛网(图中未标出),设置在底盘与培植桶之间隔离板(图中未标出),设置在底盘内的水泵(图中未标出),与水泵相连的水管50以及设置在水管上的洒水喷头40。
所述顶盖10为豆芽机的机盖,其上设置有四个出气小孔(图中未标出),用于豆芽机与外界环境通气,以满足豆芽机内能有充分的氧气。
所述培植桶20用于存放水培的豆芽。在培植桶的底部设置有筛网,其由两个半圆形的筛网组成,这样设置可以为用户提供两个不同的水培空间,具体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分别放置两种不同种类的豆类进行水培,也可以根据需要分不同的时间放置不同的豆类进行水培。
所述底盘30用于放置培植豆芽使用的生活用水、。传输水的部分水管、用来将水送至培植桶内的水泵和对豆芽机进行操作的控制装置。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各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性型豆芽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如图3所示,位于豆芽机最上面的为顶盖10,其为豆芽机的机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柳青,未经杨柳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