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穴软体蜡灸外敷药及其制作和外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5745.8 | 申请日: | 201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乔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守军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9/00;A61K31/045;A61K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穴 软体 外敷 及其 制作 外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外敷药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经穴软体蜡灸外敷药及其制作和外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疼痛患者或患有亚健康局部不舒服的人群目前蜡灸外敷药为蜡泥中药,属于中医外用医疗保健用品,其配方为:泥土(也有的用火山泥)加川乌、红花、川芎、医用固体蜡、草乌、蟾蜍皮,该配方大都采用副作用较大的中药止痛成分,在临床运用中虽然也有一定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温,并且需要严格掌握加温的时间与温度,温度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温度过低蜡泥不易融化。另外该蜡泥中药敷用于人体表面,许多人会产生皮肤瘙痒的感觉,即蜡泥过敏反应,疗效不十分理想。目前很多外用药膏大多用毒川乌、草乌、毒蝎、毒蛇、蜈蚣等单纯临时止痛药物,疗效较差,过敏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使用安全,不会产生过敏反应的经穴软体蜡灸外敷药及其制作和外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经穴软体蜡灸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黄芪50重量份,丹皮20重量份,芒硝19重量份,半夏8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没药40重量份,甘草10重量份,麻黄10重量份,五加皮30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白芷3重量份,桂枝80重量份,肉桂40重量份,干姜60重量份,三七30重量份,防己40重量份,伸筋草20重量份,薄荷5重量份,青黛2重量份,冰片1重量份,医用甘油150重量份,医用凡士林60重量份,蒸馏水70重量份,医用液态石蜡50重量份,医用75%浓度酒精60重量份。
生产上述一种经穴软体蜡灸外敷药的制作方法,其步骤是:
(1)粉碎:将黄芪、丹皮、芒硝、半夏、乳香、没药、甘草、麻黄、五加皮、红花、白芷、桂枝、肉桂、干姜、三七、防己、伸筋草、薄荷、青黛、冰片粉碎到120目或以上成为药粉备用;
(2)将医用甘油和蒸馏水搅拌均匀成为稀释甘油;
(3)混合搅拌:稀释甘油放入医用不锈钢容器内,再将医用凡士林加入所述容器内,凡士林与稀释甘油搅拌均匀后再将步骤(1)粉碎好的药粉加入所述容器搅拌均匀,然后在所述容器再加入液态石蜡继续搅拌均匀成为药物;
(4)加酒精:步骤(3)得到的药物加入医用75%浓度的酒精继续搅拌均匀;
(5)包装备用。
上述一种经穴软体蜡灸外敷用药的外用方法:在患者疼痛部位以拇指上下左右平移找到压痛点,即阿是穴,以阿是穴为中心,在阿是穴周围上下左右延伸用经穴软体蜡灸外敷用药,用药时间30~40分钟,敷药结束后在患者治疗部位推揉10分钟。具体为:手腕、脚腕部敷药为阿是穴周围上下左右各延伸3厘米施药;肘弯部敷药为阿是穴周围上下左右各延伸4厘米施药;小腿部敷药为阿是穴周围上下左右各延伸5厘米施药;大腿、臀部、颈部、胸腹部敷药为阿是穴周围上下左右各延伸6厘米施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根据中医理论内病外治,结合内治治疗八法(发汗法、泻下法、催吐法、和解法、温里法、清热法、消导法和补法)中的温法,中医用温性或热性的药振奋人体阳气,祛除寒邪,温中回阳,即寒者热之。本发明重以温经散寒为主为君,组合祛风止痛为辅为臣,配伍加载祛寒类中药,经临床研究发现99%的疼痛病患者遇到冷凉疼痛会加重,遇热疼痛程度会缓解,具有内治作用温性和热性药外用作用于体表经穴与络脉处能起到很好的驱寒温经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守军,未经乔守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