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5522.1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栋;刘金标;秦亚军;高频;袁晓宇;仝志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李爱英 |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冲击 水下 浮筒 平台 | ||
1.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浮筒平台包括承载浮筒(1)和导流翼板(2);所述导流翼板(2)包覆在承载浮筒(1)外侧,包覆面截面呈流线型;
所述承载浮筒(1)包括连接环(3)、泡沫(4)、密封挡板(5)、两个耐压筒体,分别为耐压筒体A(6)和耐压筒体B(12);其中两个耐压筒体A(6)、B(12)平行排列,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环(3)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接环(3)沿耐压筒体A(6)、B(12)的轴向均布;耐压筒体A(6)、B(12)内部均填充泡沫,两端部通过密封挡板(5)密封;两个耐压筒体A(6)、B(12)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金属连接法兰(7);
所述导流翼板(2)包括填充层、支撑架(9)和橡胶包覆层(11);其中支撑架9固定在两个耐压筒体A(6)、B(12)之间,支撑整个导流翼板(2)的填充层和橡胶包覆层(11);填充层粘接在两个耐压筒体A(6)、B(12)以及支撑架(9)的外围并形成流线型导流翼板(2)外形;橡胶包覆层(11)上设有防水拉链,为开合式结构,包覆在填充层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其特征在于:通过承载浮筒(1)上的金属连接法兰(7),将两个以上的水下浮筒平台顺序连接组成不同长度的水下浮筒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水下浮筒平台的连接环(3)上设置安装件进行探测设备搭载,搭载设备安装在橡胶包覆层(11)的内部或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填充式抗冲击水下浮筒平台,其特征在于:耐压筒体(6)为玻璃钢材质,填充层为聚氨酯泡沫材质,支撑架(9)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材质,橡胶包覆层(11)采用织物增强型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5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