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断点续存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5352.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0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王旭;勾晓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包 传输 过程 中断点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断点续存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装配了多种电子系统,为了实时掌握汽车电子系统的工作状况,车联网技术被应用到现在的汽车领域,车联网系统是指通过在车辆上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对汽车进行联网,属于物联网的一种。车载终端设备主要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基于GPRS/3G网络等的数据通讯单元组成。车辆内的车载终端会对车辆所有工作情况和静态、动态信息的采集、包括车辆总线信息、传感器信息、车辆位置信息等,将这些信息存储,并通过数据通讯单元和过无线射频技术将信息上传至因特网或远程服务器,以方便车主、汽车制造商查看、分析车辆信息。
现阶段,车联网领域内没有统一的传输协议,多数是各个汽车制造商或汽车零配件制造商自行定义的自有协议,现有的互联网中通用的FTP、HTTP协议的传输方法无法应用到自有协议的车联网中,现有的车联网数据传输多数采用整体上传,即将整个数据打成一个数据包直接上传远程服务器,传输过程不能中断。
由于车辆内存在大量的动、静态数据,所以车载终端需要向远程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现有技术在将数据上传至远程服务器的过程中,数据过大,传输速度慢,如果出现断电或网络故障,那么需要重新从头开始传输,存在传输效率低、浪费时间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断点续存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由于数据传输中断,需要重新传输数据而造成的效率低下、时间浪费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断点续存的方法,当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再次建立连接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当前的读索引值,并且将所述读索引值赋予临时读索引,作为临时读索引值;
S2:发送编号为所述临时读索引值的数据块给数据接收端,发送成功后临时读索引值自动增加1,重复本步骤;
S3:如果在设定时间段内接收到数据接收端返回的肯定响应信号,则读索引值增加1;否则读索引值保持不变,并存储当前读索引值,待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再次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执行步骤S1。
具体地,所述数据接收端返回的肯定响应信号包括已接收到的数据块编号和肯定性标识。
具体地,所述数据接收端返回的否定响应信号包括未接收到的数据块的编号和否定性标识。
进一步地,在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第一次建立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数据包分成至少两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并为所述数据块顺序编号,将读索引值和临时读索引值均设置为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块的编号。
具体地,所述设定时间段为180秒。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断点续存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读索引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读索引值,并且将所述读索引值赋予临时读索引,作为临时读索引值;
数据块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编号为所述临时读索引值的数据块给数据接收端,发送成功后临时读索引值自动增加1;
响应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接收端返回的响应信号;当在设定时间段内接收到数据接收端返回的肯定响应信号,则读索引值增加1;否则读索引的值保持不变;
存储单元,用于当读索引值保持不变时,存储读索引值。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接收端返回的肯定响应信号包括已接收到的数据块编号和肯定性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接收端返回的否定响应信号包括未接收到的数据块的编号和否定性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包分割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分成至少两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并为所述数据块顺序编号,将读索引值和临时读索引值均设置为当前待发送的数据块的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时间段为180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断点续存的方法及装置,其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