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远动终端的传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5284.4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4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燃;黄国兵;马瑞芳;加云岗;薛纪文;卓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9/32;H04L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终端 传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力远动终端的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是国民经济所依赖的一种最重要的能源。供电系统由发电厂、输出线路、配电系统及负荷等组成,并由调度中心对全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远动终端(RTU)工作于发电厂或变电所,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信息,并通过各种通信方式把采集的信息送往调度中心。RTU是电网自动化系统成功运行的基础部件。
目前,RTU常采用的规约有:我国电力部制定的循环式数据远动规约(Cyclic Digital Transmit,简称CDT)、国际电工委员会制订的远动设备及系统规约IEC60870-5、美国电力工程协会制订的分布式网络规约DNP3.0。这些规约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是没有采用安全机制。以前的电网自动化系统规模比较小,并且使用专网通信,安全威胁不是很突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自动化电网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并可能与公网Internet连接,安全威胁会日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远动终端的传送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力远动终端通信时的安全威胁问题,防止通信内容被篡改或窃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远动终端的传送方法,电力远动终端传送的数据被封装成帧,一个帧包括10个字段;
第一字段和第四字段固定为十六进制数0x98,表示帧的开始;
帧长字段占一个字节,其值等于从控制域开始到校验和之前所有字节的字节个数;
安全机制版本号字段占一个字节,表示目前通信采用安全机制的版本;
控制域字段占一个字节,规定通信的工作方式;
链路地址字段占二个字节,表示通信的目标地址;
链路规约数据单元字段用来封装应用层数据;
摘要字段用来存储完整性检验算法产生的消息摘要;
校验和字段占一个字节,用于检验通信过程中帧的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第十字段固定为十六进制数0x16,表示帧的结束。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电力远动终端发送帧的过程如下:
(1)远动终端按照完整性检验机制计算消息摘要;
(2)远动终端按照加密机制对链路规约数据单元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3)远动终端帧的结构构造帧;
(4)远动终端发送帧;
(5)远动终端等待接收方的响应;
(6)如果在规定是时间内,收到接收方的确认,该帧发送完成;
(7)如果在规定是时间内,没有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或接收方给出“完整性检验错”信息,则重传该帧。
电力远动终端接收帧的过程如下:
(1)远动终端等待接收数据;
(2)收到一个完整帧;
(3)远动终端按照加密机制对链路规约数据单元的数据进行解密处理;
(4)远动终端按照完整性检验机制计算消息摘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电力远动终端通过将电力远动终端传送的数据封装成帧,克服了电网自动化系统规模较大时,电力远动终端通信时的安全威胁问题,防止了通信内容被篡改或窃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帧的结构图。
图中,1.第一字段,2.帧长字段,3.安全机制版本号字段,4.第四字段,5.控制域字段,6.链路地址字段,7.链路规约数据单元字段,8.摘要字段,9.校验和字段,10.第十字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电力远动终端的传送方法,电力远动终端传送的数据被封装成帧,参见图1,一个帧包括10个字段;
第一字段1和第四字段4固定为十六进制数0x98,表示帧的开始;
帧长字段2占一个字节,其值等于从控制域开始到校验和之前所有字节的字节个数;
安全机制版本号字段3占一个字节,表示目前通信采用安全机制的版本;
控制域字段5占一个字节,规定通信的工作方式;
链路地址字段6占二个字节,表示通信的目标地址;
链路规约数据单元字段7用来封装应用层数据;
摘要字段8用来存储完整性检验算法产生的消息摘要;
校验和字段9占一个字节,用于检验通信过程中帧的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第十字段10固定为十六进制数0x16,表示帧的结束。
电力远动终端发送帧的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成签名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污染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