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自动灭火防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5064.1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儒;王磊;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自动 灭火 防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自动灭火防火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灭火防火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一旦发生剧烈碰撞,容易导致电池包发生变形或者电解液发生泄漏,从而引起火灾,电动汽车需要携带灭火装置;现有的电动汽车灭火装置,体积较大,粉瓶和气瓶成为一体,并且在粉瓶和气瓶外壁没有保护罩进行保护,会占用电动汽车较大的空间,由于粉瓶和气瓶成为一体,会导致灭火装置发生误开,缺乏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传统的瓶头阀中使用的是由橡胶外壳包裹的一种火药形式的装置(简称药包),由于本装置是适用于电动汽车当中的,所以其管网的直径都比较小,如果用传统的药包,那么当药包被引爆时,其外面包裹用的橡胶外壳可能会喷放到管道中,造成装置的喷放效果不佳,在引爆时,会出现管道堵塞的现象;并且由于粉瓶和气瓶成为一体,气瓶当中的高压氮气和粉瓶当中的干粉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混合,导致高压氮气和干粉混合不够充分,从而影响了灭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自动灭火防火装置,该自动灭火防火装置采用粉瓶和气瓶分离的结构,在粉瓶和气瓶之间设置瓶头阀,缩小了自动灭火防火装置的体积,提高了自动灭火防火装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便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电动汽车自动灭火防火装置,包括粉瓶、粉瓶下部连接的瓶头阀和瓶头阀下部连接的气瓶,粉瓶与瓶头阀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粉瓶中间部位是圆筒型、顶端和底端为锥形筒,粉瓶的顶端连接有接头,粉瓶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呈圆台型,沿轴线开设有中心出气口,侧面开有3个均布的侧向出气口,侧向出气口与粉瓶中轴线成100度的夹角。
所述瓶头阀包括下阀体,下阀体上部设有过渡阀体,过渡阀体上部设置有上阀体;所述过渡阀体内设置有刺破针,刺破针上部套装有活塞;所述下阀体内设置刺破膜,刺破膜上设有内螺母。
所述刺破膜上部和下部各设置有一个相同尺寸的垫片。
所述过渡阀体设置有与第一阶梯通孔同轴的第二阶梯通孔,第二阶梯通孔内贯穿有刺破针,刺破针上部套装有活塞;所述第二阶梯通孔的中部小孔与刺破针滑动配合,其上孔与活塞滑动配合,下孔套装在下阀体上;所述第一阶梯通孔的上孔底部设有刺破膜,刺破膜上设有内螺母,内螺母上部设有防震垫圈,所述刺破针下部直径小于上部直径,其过度面抵靠在防震垫圈内圈上;所述上阀体中设有与第一阶梯通孔同轴的第三阶梯通孔,所述第三阶梯通孔上孔与刺破针滑动配合,下孔与过渡阀体、活塞上部及刺破针外壁形成环状密闭腔,环状密闭腔内设置有引发器。
所述过渡阀体上端水平面与上阀体连接处,设有压线板,压线板上设置有引线孔,引发器通过穿过引线孔的引线与设置在护罩上的接线盒连接。
所述引发器是药爆盒或由药粉压制成的药包。
所述刺破针上部直径小于下部直径,其过度面抵靠在防震垫圈的内圈上,刺破针的尖端水平倾角为10-20度。
所述过渡阀体侧壁开有排气孔,所述活塞上部与刺破针外壁及过渡阀体形成环状空腔,所述排气孔与环状空腔连通。
所述瓶头阀顶端与连接件底面设置有垫片,瓶头阀底部和气瓶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紫铜垫片。
所述粉瓶与连接件焊接,连接件与瓶头阀螺纹连接,瓶头阀与气瓶螺纹连接。
所述粉瓶的底部、瓶头阀和气瓶固定设置在一个护罩内部,气瓶和护罩底部齐平,粉瓶与护罩螺纹连接,护罩与气瓶之间固化有厌氧胶。
所述粉瓶和护罩外壁均套接支架,支架内侧设置橡胶垫。
所述气瓶顶部沿圆周均匀设置有灌装阀、压力传感器和安全泄放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自动灭火防火装置,体积较小,粉瓶和气瓶分离,并且在粉瓶和气瓶外壁有保护罩进行保护,在粉瓶和气瓶之间设置瓶头阀,提高了电动汽车自动灭火防火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发明的电动汽车自动灭火防火装置,采用药包压制的引发器,在引爆时,不会出现管道堵塞的现象;采用瓶头阀,使气瓶当中的高压氮气和粉瓶当中的干粉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混合,导致高压氮气和干粉混合充分,从而提高了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粉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粉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瓶头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5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