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改性蒙脱石粉的气相缓蚀防锈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4903.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益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祥云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1/00 | 分类号: | C09D191/00;C09D191/06;C09D129/04;C09D193/04;C09D183/04;C09D7/12;C09D5/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改性 蒙脱石粉 气相缓蚀 防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防锈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含有改性蒙脱石粉的气相缓蚀防锈剂。
背景技术
腐蚀是使金属制品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
为避免锈蚀、减少损失,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用防锈剂来保护金属制品,便是目前最常见的防护方法之一。防锈剂脂是在石油类基本组分中加入一种或多种防锈添加剂(又称油溶性缓蚀剂)及其辅助添加剂组成,它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好,操作简单,目前金属制品行业都在大量使用。 但是,现有的防锈剂都是由基础油和油溶性缓蚀剂组成,只能起到接触防锈的功能,对于那些接触不到防锈剂的部位,则不能形成有效的防锈保护。多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在国防和民用方面都大量采用气相缓蚀剂用于金属防锈,产品形式有气相防锈粉、气相防锈纸、气相防锈膜、气相防锈涂料等。在工业领域,国外一些大企业将气相缓蚀剂广泛用于金属产品生产、运输、使用以及储存过程中的防锈。因此腌制一种具有优越防锈性能的气相防锈剂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气相防锈的优越性能的含有改性蒙脱石粉的气相缓蚀防锈剂。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蓖麻油85-95、二茂铁1-2、聚异丁烯0.5-1.4、苯甲酸单乙醇胺0.9-1.2、钼酸钠0.4-0.9、磷酸锌二氢钠0.9-1.6、1,2-甲基咪唑1-1.6、三乙醇胺0.9-1.8、苯并三氮唑0.7-1.3、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9-1.9、成膜树脂5-6、改性蒙脱石粉1-2;
所述的成膜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松香5-8、尿素2-4、锌粉1-2、二甲基硅油2.5-3.5、液化石蜡10-11.8、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8-4.8、乙酰柠檬酸三(2-乙基已)酯7.5-9.5、环氧亚麻油11-13、二甲苯10-15、聚 乙烯醇5-10;
所述的改性蒙脱石粉的制备方法为:蒙脱石于500-700℃下煅烧4-6小时后,磨成粉末,用10-15%双氧水溶液浸泡3-4小时,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在其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2%的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2-3%的a-氰基丙烯酸乙酯、1-2%的交联剂 TAC,3500-3800转/分搅拌20-30分钟,烘干粉碎过200-400目筛,即得。
所述的一种含有改性蒙脱石粉的气相缓蚀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树脂按以下步骤制成:
(1)将二甲基硅油、液化石蜡、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酰柠檬酸三(2-乙基已)酯、环氧亚麻油、二甲苯、聚乙烯醇加入不锈钢反应釜,升温至110-115℃,开动搅拌并加入其余制备成膜树脂的原料,混匀;
(2)然后以30-40℃/小时的速率升温到212-217℃;
(3)1-2小时后停止加热,放至稀释釜;
(4)冷却到65-75℃搅匀得到成膜树脂。
所述的一种含有改性蒙脱石粉的气相缓蚀防锈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在80-90℃下混合搅拌30-40分钟,停止搅拌,保温1-2小时后,冷却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接触防锈性能以及很好的气相防锈效果,本发明对钢类以及黄铜具有良好的气相防锈效果以及接触防锈效果。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静态不接触加速试验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有改性蒙脱石粉的气相缓蚀防锈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kg)的原料制得:
蓖麻油90、二茂铁1.3、聚异丁烯1.1、苯甲酸单乙醇胺0.9、钼酸钠0.7、磷酸锌二氢钠1.1、1,2-甲基咪唑1.3、三乙醇胺1.3、苯并三氮唑1.1、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成膜树脂5、改性蒙脱石粉1.1;
所述的成膜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松香6、尿素3、锌粉1、二甲基硅油3.1、液化石蜡11.1、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8、乙酰柠檬酸三 (2-乙基已)酯8.5、环氧亚麻油12、二甲苯11.5、聚乙烯醇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祥云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祥云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隔热纸测厚仪
- 下一篇:5°轮辋轮缘高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