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4591.0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7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美;颜桂炀;郑柳萍;黄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06 | 分类号: | B01J29/06;B01J29/076;C10G2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掺杂 可见光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比为硅源:铝源:碱:金属盐:蒸馏水=18~21:9~12:1.5~3.5:8~10:48~52;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按以上配比,分别取硅源、铝源、碱、金属盐、蒸馏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倒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内,并置于马弗炉中,进行分段升温晶化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洗涤、烘干即得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盐为硝酸铜、硝酸镁、醋酸锌、硝酸铋、硝酸铁、硝酸锶、硫酸锰中的一种;所述的硅源为硅酸钠或正硅酸乙酯;所述的铝源为偏铝酸钠、拟薄水铝石、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段升温晶化反应时,先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60~95℃,维持恒温1~3 h后,再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170~190℃,维持恒温20~36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晶化完全、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为6~7,于100~120℃烘箱中烘干即得产物。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金属掺杂型可见光脱氮光催化剂应用于光催化脱除油品中的氮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5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防治感冒的中药香囊
- 下一篇:偶氮苯光致变色液晶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