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参养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54423.1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宪东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参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参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参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全世界海参约有1200 多种,均为海洋种类,可供食用的有40 余种。我国有海参140 种,约20 余种可以食用。海参的蛋白含量高,且不含糖类和胆固醇,营养价值极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消费逐渐升温,其价格也不断上涨,海参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北方沿海已经形成养殖浪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海参养殖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参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围堰建设池塘:以石组礁形式营造池塘,池塘内组礁为垄式,用石头投放成“韭”形框架;
(2)设置蓄水池:蓄水池中有高闸门和低闸门进行清水的控制;
(3)向池塘中投放海参苗;
(4)海参苗每年秋季(9-11月份)进行放养,放养海参苗体长为3-8cm,投放密度为500-600头/㎡;
(5)海参饲养与管理:饵料每1.5-3天投放一次,向池塘内移植大叶藻、鼠尾藻等藻类植物,每10-15天进行一次消毒,每7天定时进行1次水质化验;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5%-20%;
更进一步地,所述海参苗的饵料为微生物、浮泥有机物、淀粉、鱼粉、海藻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活率高、成本低且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海参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围堰建设池塘:以石组礁形式营造池塘,池塘内组礁为垄式,用石头投放成“韭”形框架;
(2)设置蓄水池:蓄水池中有高闸门和低闸门进行清水的控制;
(3)向池塘中投放海参苗;
(4)海参苗每年秋季(9-11月份)进行放养,放养海参苗体长为3cm,投放密度为600头/㎡;
(5)海参饲养与管理:饵料每1.5天投放一次,向池塘内移植大叶藻、鼠尾藻等藻类植物,每10天进行一次消毒,每7天定时进行1次水质化验;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面积为池塘面积的20%;
更进一步地,所述海参苗的饵料为微生物、浮泥有机物、淀粉、鱼粉、海藻粉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海参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围堰建设池塘:以石组礁形式营造池塘,池塘内组礁为垄式,用石头投放成“韭”形框架;
(2)设置蓄水池:蓄水池中有高闸门和低闸门进行清水的控制;
(3)向池塘中投放海参苗;
(4)海参苗每年秋季(9-11月份)进行放养,放养海参苗体长为5cm,投放密度为550头/㎡;
(5)海参饲养与管理:饵料每2天投放一次,向池塘内移植大叶藻、鼠尾藻等藻类植物,每12天进行一次消毒,每7天定时进行1次水质化验;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的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8%;
更进一步地,所述海参苗的饵料为微生物、浮泥有机物、淀粉、鱼粉、海藻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宪东,未经赵宪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