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线上的自动检查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4420.8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旭;张辉传;吴清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G01B11/00;G01B11/24;G01B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线上 自动 检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检查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5所示,现有技术的生产线,其在最后的组装及检查产品时,其往往须配置两工作人员91、92,第一位工作人员91,同时也是组装线上的最后一位工作人员,负责将输送带93上移动过来的产品941作最后的组装,并将组装完毕的成品942继续放置于输送带93上;而第二位工作人员92则将输送带93上移动过来的成品942拿起,并移至一旁的检测装置95作检测,如果检测的结果为正常,则将良品943继续放置于输送带93上,若检测的结果不佳,则将该不良品944另外放置。
从前述工作中可看出,第一位工作人员91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组装产品941,而第二位工作人员须移动成品942、操作检测装置95以及筛选后将良品943及不良品944分别置放到不同位置,因此两位工作人员91、92皆具有一定的工作量,而无法让单一工作人员来同时进行该两份工作,因此耗费大量人力。
发明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技术的生产线的组装及检查部,须配置两位工作人员导致耗费人力的缺点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线上的自动检查方法及装置,其可将工作人员减少至一人,并仍能完成相同的工作量。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生产线上的自动检查方法,其步骤包含:
准备设备:在输送带上设置一检测输送带、一检测装置及一排除装置;检测输送带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且由伺服马达所驱动;检测装置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且包含有一检测部,检测部位于检测输送带的上方;排除装置位于检测输送带及检测装置之后,且包含有一排除部及一收集部,排除部及收集部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排除部上设有一可移动的推动件;
组装产品:一工作人员将输送带上移动过来的产品进行组装,并且将组装完毕的成品放置于检测输送带上;
检测成品:成品随着检测输送带移动,并且被上方的检测装置作成品的表面检测及尺寸测量,并借此判断为良品或不良品;
若检测的结果为良品,则进行良品续行;
若检测的结果为不良品,则进行不良品排除;
良品续行:良品随着检测输送带移动,并从检测输送带的末端向下掉落于输送带上,并继续随着输送带移动;
不良品排除:不良品随着检测输送带移动,并从检测输送带的末端向下掉落于输送带上,并继续随着输送带移动,当不良品经过排除装置时,位于输送带一侧的排除部会将推动件会伸出,而推动件会将不良品推到输送带另一侧的收集部。
优选的,其中:
准备设备:输送带上进一步设置有一压平装置,其位于检测输送带及检测装置之前,压平装置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且压平装置上设有一可向下移动的压平件,压平件位于输送带的上方;
在准备设备及组装产品之间,进一步具有一步骤压平处理:输送带上的产品经过压平装置时,压平装置的压平件向下压平产品。
优选的,其中:
准备设备:输送带上进一步设置有一吹气装置,其位于检测输送带及检测装置之前,吹气装置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且具有一朝向输送带的出气口;
在准备设备及组装产品之间,进一步具有一步骤除尘处理:吹气装置朝向输送带吹气,以将输送带上经过的产品吹除灰尘。
优选的,其中:
准备设备:输送带上进一步设置有一吹气装置,其位于压平装置之前,吹气装置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且具有一朝向输送带的出气口;
在准备设备及压平处理之间,进一步具有一步骤除尘处理:吹气装置朝向输送带吹气,以将输送带上经过的产品吹除灰尘。
优选的,其中:
准备设备:检测装置的检测部包含有一印刷检测部及一形状检测部;
检测成品:检测装置的印刷检测部检测成品上的印刷,检测装置的形状检测部检测成品的形状及尺寸。
为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生产线上的自动检查装置,其中包含:
一输送带;
一检测输送带,其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且由伺服马达所驱动;
一检测装置,其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且包含有一检测部,检测部位于检测输送带的上方;
一排除装置,其位于检测输送带及检测装置之后,且包含有一排除部及一收集部,排除部及收集部分别位于输送带的两侧,排除部上设有一可移动的推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4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