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信息交互的雷击故障断线定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3938.X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房牧;许明;王肃;谢荣昆;刘书忠;杜琰;王晖;王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信息 交互 雷击 故障 断线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击故障断线定位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雷击故障断线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供电企业启动了智能配电网建设,在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同时,建设了信息交互总线,实现配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EMS、生产管理PMS、95598客户服务、营销管理、用电采集等相关业务系统的实时与非实时、控制与管理的信息集成。
近年来随着线路绝缘化率的不断提升,架空绝缘线因雷击造成断线的事故不断增加,因绝缘线有绝缘层被覆,当雷电过电压引起绝缘子闪络并击穿导线绝缘层时,被击穿的绝缘层呈针孔状,接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受周围绝缘层的阻隔,不能在其表面滑移,电荷集中在击穿点放电,弧根只能在绝缘击穿点燃烧,在断路器动作之前的极短时间内整齐地烧断导线。当导线铝芯烧断,外层绝缘层未断,还有可能产生尽管断线还继续送电的情况,成为电力企业生产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因而,对于雷击故障断线点的及时发现和抢修十分必要。
针对上述的问题,并结合智能配电网的信息交互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雷击故障断线定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交互的雷击故障断线定位方法,有效解决了对线路的雷击故障点不能及时发现和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信息交互的雷击故障断线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各分段开关的电压数据,进行断线点判定;
2)采集所有分界开关的电压数据,进行断线点判定;
3)采集所有智能电表的电压数据,进行断线点判定;
4)将上述步骤中一种或者多种判定结果数据输入GIS系统,结合GIS系统中的线路设备拓扑信息进行定位雷击断线点的地理位置。
优选地,所述通过分段开关的电压数据进行断线点判定依据包括:
1a)如果任意一个分段开关采集的电压数据的比对结果为:(|Uabt|>Uzd)&(|Ubct|<Uzd),则认为该分段开关前侧发生A相雷击断线故障,
1b)如果任意一个分段开关采集的电压数据的比对结果为:
|Uabt|>Uzd 且|Ubct|>Uzd,则认为该分段开关前侧发生B相雷击断线故障,
1c)如果任意一个分段开关采集的电压数据的比对结果为:
(|Uabt|<Uzd)&(|Ubct|>Uzd),则认为该分段开关前侧发生C相雷击断线故障,
其中,Uabt和Ubct分别为AB相线电压和BC相线电压的突变量,Uzd为断线电压整定值。
优选地,所述通过分界开关的电压数据进行断线点判定依据包括:
2a)如果任意一个分界开关采集的电压数据的比对结果为:(|Uabt|>Uzd)&(|Ubct|<Uzd),则认为该分段开关前侧发生A相雷击断线故障,
2b)如果任意一个分界开关采集的电压数据的比对结果为:|Uabt|>Uzd且|Ubct|>Uzd,则认为该分段开关前侧发生B相雷击断线故障,
2c)如果任意一个分界开关采集的电压数据的比对结果为:(|Uabt|<Uzd)&(|Ubct|>Uzd),则认为该分段开关前侧发生C相雷击断线故障,
其中,Uabt和Ubct分别为AB相线电压和BC相线电压的突变量,Uzd为断线电压整定值。
优选地,所述通过智能电表的电压数据进行断线点判定依据包括:
3a)如果任意一个智能电表采集的电压数据的比对结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载水溶性药物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键盘式拉弦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