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杆塔雷电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3840.4 | 申请日: | 2012-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王铁流;张强永;吴喜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黑龙江恒电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 地址: | 553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杆塔 雷电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杆塔雷电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采集输电线路中A、B、C三相导线以及接地回路上的雷电信号并传输至终端机,该雷电信号包括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
终端机接收所述雷电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有雷电信号各自归属的线路,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的报文,并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所述报文,并根据报文中所述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判断出雷击的性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塔雷电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采集输电线路中A、B、C三相导线以及接地回路上的雷电信号之后,所述传输至终端机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雷电流的电流方向,并根据该方向确定所述雷电信号的传输频率;以确定的所述传输频率将所述雷电信号传输至终端机;
所述终端机接收所述雷电信号之后,以及组合得到报文之前,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雷电信号的传输频率,识别所述雷电流的电流方向;
所述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的报文,并发送至服务器,进一步包括: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和电流方向的报文,并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根据报文中所述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判断出雷击的性质,进一步包括:根据报文中所述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雷电流的幅值和电流方向,判断出雷击的性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塔雷电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雷电流的幅值和电流方向的报文,并发送至服务器,包括:
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雷电流的幅值和电流方向的报文,并将所述报文进行存储;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读取指令;
提取出存储的所述报文并发送至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塔雷电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雷电流的幅值和电流方向的报文,并发送至服务器,包括:
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雷电流的幅值和电流方向的报文,并将所述报文进行存储;
每间隔预设时间,提取出存储的所述报文并发送至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杆塔雷电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包括:将采集到的所述雷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将该光信号传输至终端机。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杆塔雷电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采集接地电阻的阻值并发送至服务器。
7.杆塔雷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采集装置,终端机,服务器;
所述四个采集装置,用于分别采集输电线路中A、B、C三相导线以及接地回路上的雷电信号并传输至终端机,该雷电信号包括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
所述终端机,用于接收所述雷电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有雷电信号各自归属的线路,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的报文,并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机发送的所述报文,并根据报文中所述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判断出雷击的性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杆塔雷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个采集装置均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分别采集输电线路中A、B、C三相导线以及接地回路上的雷电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雷电信号传输至终端机;
所述终端机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雷电信号;报文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有雷电信号各自归属的线路,组合得到包含所有雷电信号归属线路、雷击发生时时间和雷电流的幅值的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报文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黑龙江恒电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电网公司六盘水供电局;黑龙江恒电防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8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收石墨化炉余热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梅花头井字线划线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