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康饮料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3831.5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潘苏华;李寰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苏华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健康 饮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及其加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无添加剂的药食两用原料制作的健康饮料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往饮料中,以含碳酸型的饮料偏多,碳酸饮料中的甜味剂易造成肥胖且容易损害儿童牙齿,也是引起糖尿病的隐患之一;碳酸饮料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也会抑制人体内的有益菌,使消化系统受到破坏;有些碳酸饮料可造成骨质疏松,如可乐中含磷酸,大量磷酸的摄入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饮用过多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易患肾结石。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及过多高脂、高能量饮食摄入,造成的脾肾阳虚等“亚健康”状态人群逐步增多。众所周知,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中医认为脾主生化,主升清降浊,即饮食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脾化生水谷精微而营养输布全身。脾为后天之源,人体五脏六腑的营养全依赖于脾。脾作为人体这个精密整体的“后勤部”,与外界的接触最为频繁,易出现问题,当然也是最需要补养的脏腑。中医学从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与宇宙万物一样,也是天地之气、阴阳交感的产物,是物质世界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的结果。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以气为物质基础,是气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气升降出入周流于全身,内则化生精、血、津液以充养脏腑组织,外则表现为各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脾胃论·省言笺》则指出:“气乃神之主,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医门法律·先哲格言》中写道“人之所赖,惟此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因此,人需益气,益肾健脾是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关键。所以,研究一种由药食两用原料制备的具有益肾健脾、增强免疫力的健康饮料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丰富,香气浓郁的全天然健康饮品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健康饮料,它所含的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配比提取制备而成:蛹虫草1-3份,杏仁1-3份,银杏1-3份,山药1-20份。
一种制备上述健康饮料的方法,制备步骤为:
a、将银杏和山药清洗去皮,与蛹虫草、杏仁一同加水煎煮至熟,得混合液;
b、将步骤a中熟制的蛹虫草、杏仁、银杏、山药混合液打浆、均质,得混合饮料;
c、将混合饮料脱气、灌装、灭菌、包装、入库。
上述健康饮料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加水量为原料重量的6倍量,煎煮时间为40分钟。
本健康饮料含有四种天然食物---蛹虫草、杏仁、银杏、山药,具有益肾健脾,增强免疫,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中华药海》记载:虫草具有补肾阳,益精髓,用治肾阳不足,同时具有益肺阴,秘经益气,对肺肾不足、久咳虚喘、劳嗽痰血者有较好保肺益肾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蛹虫草可刺激人体非特异性防御机能,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及调节剂。蛹虫草中含有的虫草素和虫草多糖对网状内皮系统及巨噬细胞有明显激活作用,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也能增进人扁桃体活化T细胞分泌TNFβ,增高小鼠脾细胞NK活性及分泌IL-2。人工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作为滋补肺肾、增强免疫、抗病毒、缓解疲劳、抗癌、抗衰老的上品,已被国家卫生部批准的新资源食品,作为食品用于人体,经研究是完全安全的,可广泛用于作为食品、保健食品、保健膳食和其它滋补类食品原料。同时人工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色泽鲜艳、气味纯正气味鲜香、实用性强、商品价值高,适合沏茶、泡酒、烹饪等多种多种不同的人群使用方法食用。但蛹虫草直接泡茶饮用有一种特殊的腥味且不够卫生。因此,可将蛹虫草与其他食物配伍而食。蛹虫草子实体还可与一些中药配伍,对一些疾病有治疗作用预防或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苏华,未经潘苏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