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与C5+烃催化裂解耦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3599.5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邢爱华;孙琦;朱伟平;门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4/06;C07C11/04;C07C11/06;C07C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唐秀玲;林柏楠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氧化 合物制低碳 烯烃 sub 催化 裂解 耦合 工艺 | ||
1.一种有机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与C5+烃催化裂解耦合工艺,包括:
(1)在至少一个有机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反应器中,经催化剂作用将所述有机含氧化合物转变为所述低碳烯烃;
(2)在至少一个催化剂再生器中,经废催化剂输送管道由上述反应器中进入所述催化剂再生器中的废催化剂被加热氧化除碳,从而再生成为再生催化剂,并经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重新回到上述反应器中,
其中,向上述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中通入C5+烃,并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使其催化裂解为低碳烯烃,所产生的低碳烯烃与再生催化剂一起经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进入上述反应器中。
2.一种有机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工艺,包括:
(1)在至少一个有机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烃的反应器中,经催化剂作用将所述有机含氧化合物转变为所述低碳烯烃;
(2)在至少一个催化剂再生器中,经废催化剂输送管道由上述反应器中进入所述催化剂再生器中的废催化剂被加热氧化除碳,从而再生成为再生催化剂,并经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重新回到上述反应器中,
其中,向上述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中通入C5+烃,并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使其催化裂解为低碳烯烃,所产生的低碳烯烃与再生催化剂一起经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进入上述反应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低碳烯烃是指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5的烯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有机含氧化合物是指甲醇和/或二甲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催化剂是指以SAPO-34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催化剂在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中与C5+烃接触,在使C5+烃催化裂解为低碳烯烃时,裂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其有效降低再生催化剂温度,并实现催化剂预积碳和形成活性烃池物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C5+烃来自于所述工艺的产物气体,或不是来自于所述工艺的产物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低碳烯烃进一步是指乙烯或丙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C5+烃含有少量有机含氧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有机含氧化合物来自于对本工艺的产物气体进行水洗处理的废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C5+烃含有所述有机含氧化合物和/或水蒸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C5+烃是以气化和/或雾化形式用至少一个喷嘴喷入所述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中。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再生催化剂与C5+烃接触后,其积碳量为其重量的2.5-4%。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C5+烃和催化剂在所述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中的重量比例为0.05-0.15。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C5+烃和催化剂在所述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中的接触时间为1-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5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
- 下一篇:用于将线缆套管敷设到线缆上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