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包装材料-聚碳酸酯 (PC)材料中的双酚A(BPA)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53333.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玲;李英堂;邢伯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包装材料 聚碳酸酯 pc 材料 中的 bpa 快速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的检测,主要针对食品包装材料-聚碳酸酯 (PC)材料中BPA的快速检测,使用此方法可以判断PC材料中BPA是否超出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背景技术
如今食品包装材料-聚碳酸酯 (PC)材料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消费品,而PC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非晶型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延伸性、尺寸稳定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较高的强度、耐热性和耐寒性,并且价格低廉,所以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双酚A(BPA)作为主要的食品包装用聚碳酸酯树脂(PC) 生产原料,经加工已制成多种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食品工业用设备、器具等PC成型品。其中残留的BPA是一种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影响生殖功能或诱导恶性肿瘤的产生。
我国于2009年3月对食物接触材料中BPA 的迁移量做了限量标准(GB/T23296.16-2009),规定水基食品模拟物中BPA的测定低限为0.3 mg/L。欧盟2002/72/EC法则规定BPA在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迁移限量为3 mg/kg。欧盟采用液相色谱对BPA的迁移量进行检测(检出限为0.2~0.7 mg/kg)。
目前,BPA含量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和气象色谱—质谱法等;而萃取方法主要有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浊点萃取、离子液体萃取等,这些萃取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BPA的检测也公开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到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与本发明有本质的不同,本发明采用的超分子萃取方法是一种新型的萃取技术,它有着萃取剂用量少、成本低、萃取率高、实验方便、快速等的优点,适用于超低含量BPA的萃取及后续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品包装材料-聚碳酸酯 (PC)材料中的双酚A(BPA)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超低含量BPA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PC材料中的BPA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C材料剪碎,称取适量,加入一定量的四氢呋喃,浸泡12-24小时,过滤;
(2)取滤液,加入3mL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制备好的超分子萃取剂,涡旋,离心,BPA富集于离心管上层;
(3)取上层有机相进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测定样品溶液中BPA的含量。
本发明中所述的PC材料样品可以为包括奶包装袋、乳酸饮料瓶子、碳酸饮料瓶子、糕点塑料包装袋;
本发明中所述的称取PC剪碎材料重量为0.5-2g,四氢呋喃提取剂用量为2-5mL;
本发明中所述的超分子萃取剂由①癸酸、壬酸、庚酸、辛酸、十一酸,②四氢呋喃、氯化四丁基铵、氢氧化四丁基铵,①中的一种及②中的一种混合而成,其比例为0.1-0.3:1,用量为0.1-0.8 mL;
本发明中所述超分子萃取剂的制备方法为,取上述步骤中①中任意一种溶剂及②中任意一种溶剂于离心管中,加入7-10 mL蒸馏水,涡旋、离心,溶液分相,取出上层液体,即为超分子萃取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涡旋时间为1-3min,离心速度为3000-5000 r / min,离心时间为3-8min;
本发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合超分子萃取技术来测定BPA的含量。
本发明的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萃取剂用量少,富集倍数大,萃取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绿色环保,达到了准确快速检测PC材料瓶装食品中的BPA是否超标的目的。适用于PC材料食品包装瓶的安全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牛奶包装袋中BPA的快速检测方法,实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