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洗涤物自下向上翻滚的分区洗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53311.4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曹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17/06 | 分类号: | D06F17/06;D06F17/12;D06F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涤 向上 翻滚 分区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尤其是涉及提高洗净率、减少缠绕的使洗涤物自下向上翻滚的分区波轮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洗衣机,一般分为波轮式、滚筒式和搅拌式三种。波轮式洗衣机通常在滚筒底部设有一波轮,洗涤时波轮旋转,带动水流和衣物转动,但是比较容易引起衣物缠绕。滚筒式洗衣机一般利用滚筒的转动将衣物提升并摔下,对衣物损伤较小,但洗涤时间长,洗净率不高。搅拌式洗衣机通常在欧美使用较多,通过设置位于滚筒中心的搅拌棒搅动衣物进行洗涤,结构复杂。
申请号96112568.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搅拌式洗衣机,其结构包括有内桶部件、外桶部件、吊杆部件、外桶盖、控制盘座部件、支脚、进水管接头、排水管、电机减速器等,主要特征是内桶部件里所装的搅拌器与星形齿输出轴插接,连接处为互相啮合的齿形,用搅拌器代替波轮,虽然申请人声称洗涤均匀,不缠绕洗涤物,洗净比高,但从实际的洗涤过程来看,衣物还是经常发生缠绕,且主要通过衣物之间、衣物与滚筒之间的摩擦进行洗涤,衣物主要进行的是水平的转动,上下方向的运动不明显,洗净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普通的波轮洗衣机容易引起缠绕,衣物缺少上下方向的运动,洗净率不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洗涤物自下向上翻滚的分区洗衣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洗涤物自下向上翻滚的分区洗衣机,包括:机壳,形成外观;水槽,通过两个弹簧减震器竖直地吊装在机壳上,盛放洗涤水;滚筒,同轴地可转动地置于水槽中,容纳衣物;其特征在于:
在滚筒底部中央具有一波轮,波轮通过空心的旋转轴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与电机连接,电机驱动变速箱带动波轮转动,波轮由以下结构形成:底盘,底盘与旋转轴固定;从底盘的中央向上突出的柱状部,柱状部略低于滚筒的高度,是空心结构;从柱状部侧壁向滚筒方向突出形成的分隔板,分隔板有两个,成180度间隔设置,每个分隔板外侧与滚筒间距1mm,分隔板的下侧与底盘一体形成,从上向下看分隔板是S型构造,分隔板是空心结构,与柱状部的空心相通,在分隔板的表面一侧,形成有突出的球状颗粒,在分隔板表面的另一侧,形成有喷气孔,波轮逆时针转动,喷气孔喷出的气体是顺时针方向;分隔板上波轮盘状的底部是空心结构,倾斜地形成有喷气孔,与竖直方向成45度角,从喷气孔喷出的气流使衣物的运动方向的水平分量与转动方向相反;洗衣机滚筒下部设置有气泡发生器、气体增压装置和供气装置,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体经由气体增压装置和供气装置将气体通入空心的旋转轴中,再经由通过底盘和分隔板上的喷气孔喷出,对衣物形成冲击,使衣物向分隔板的具有球状颗粒的一侧滚动,并且从S型的下部向上部滚动;供气装置包括输气管;基体,基体环绕空心轴,通过两个突出形成上中下三隔间;上帽,位于空心轴与基体形成的上隔间中,上隔间中填充有密封填料;侧帽,位于输气管与基体之间,侧帽与基体的突出之间填充有密封填料;下帽,位于空心轴与基体形成的下隔间中,下隔间填充有密封填料;中隔间形成气腔,在中隔间的空心轴开有气孔,输气管通过气孔将气体输入空心轴。
优选的,波轮是由高强度ABS材料制成。
优选的,分隔板上的球状颗粒是橡胶材质。
优选的,洗涤时波轮每转动540度停止3秒,气泡发生器和气体增压装置不停止工作,气流一直从分隔板和波轮的喷气孔喷出,使衣物与分隔板的球状颗粒摩擦。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洗涤物自下向上翻滚的分区洗衣机,衣物可以分成两部分洗涤,特别是较大的衣物和较小的衣物分开洗涤,减少了衣物缠绕。且分隔板是S型构造,洗涤时衣物自下向上翻滚,与分隔板上的颗粒摩擦,提高了洗净率;而且分隔板单侧的喷气孔产生与转动方向相反的气流,底盘的喷气孔形成斜向的朝着分隔板具有颗粒一侧的气流,都促使衣物沿着分隔板的S型构造从下向上翻转,有效地洗涤衣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洗衣机结构图。
图2是洗衣机波轮分隔板示意图。
图3是洗衣机供气装置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