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基体的电容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2894.9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其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亿亨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23/12;C08L29/04;C08K13/06;C08K9/06;C08K9/02;C08K3/04;C08K3/34;C08K3/26;C08K5/13;C08K5/098;H01G4/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碳酸酯 基体 电容器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基体的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63-68、茂金属聚丙烯树脂27-33、均聚聚丙烯 10-15、环氧亚麻子油3-5、聚乙烯醇2-3、氢氧化铝1-2、聚异丁烯1-2、硅藻土8-12、二茂铁1-2、聚-4-甲基-1-戊烯1.8-2.2、石灰石6-8、4,4- 亚甲基(2,6- 二叔丁基苯酚) 1.4-1.6、柠檬酸三乙酯0.8-1.2、衣康酸酯0.3-0.7、硬脂酸钙2-4、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0.7-1.3和改性树木灰烬1.2-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基体的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65、茂金属聚丙烯树脂30、均聚聚丙烯 12、环氧亚麻子油4、聚乙烯醇2.5、氢氧化铝1.5、聚异丁烯1.5、硅藻土10、二茂铁1.5、聚-4-甲基-1-戊烯 2、石灰石 7、4,4- 亚甲基(2,6- 二叔丁基苯酚) 1.5、柠檬酸三乙酯1、衣康酸酯0.5、硬脂酸钙3、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和改性树木灰烬1.4。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基体的电容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硅藻土,先将硅藻土用20-25%双氧水浸泡3-4小时,在400-450℃下焙烧3-4小时,研成400-45目粉末;
(2)、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将环氧亚麻子油、聚乙烯醇加入混料机中,升温至80-85℃,再加入聚异丁烯、氢氧化铝、二茂铁搅拌10-15分钟后,再加入步骤(1)处理后的硅藻土,搅拌并加热至160-170℃,最后加入均聚聚丙烯搅拌20-30分钟,得到改性均聚聚丙烯;
(3)、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其他组成原料,然后和步骤(2)处理后的改性均聚聚丙烯混合并搅拌均匀;送入挤出机熔体挤出,熔融温度为165-185℃;进行模头吹膜定型,模头温度是由下向上逐渐升高,其范围控制在175-195℃;然后牵引切割,最后收卷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基体的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树木灰烬的制备方法为在树木灰烬中加入1-2%的硅烷偶联剂KH550、0.2-0.3%月桂醇硫酸钠和1-2%氢氧化铝,高速搅拌1-2小时后研磨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基体的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茂金属聚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在2.0-5.0g/10min之间,密度为0.89-0.90 g/cm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亿亨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亿亨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8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毫微微小区簇接入进行负载平衡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附加夹揉动作的按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