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质环境灾害视频监测器及其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2351.7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莫思特;李碧雄;邓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C17/02;G08C19/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和睿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006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质 环境 灾害 视频 监测器 及其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地质环境灾害视频监测器,其特征在于:视频监测器连接在中心控制系统上,视频监测器由环境参数传感模块、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和模块间通信信道、中心控制系统通信信道构成, 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与环境参数传感模块的通信接口为模块间通信信道,若干个环境参数传感模块连接在模块间通信信道上,实现环境参数传感模块和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的通信传输以及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对环境参数传感模块的控制;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与中心控制系统的通信连接为中心控制系统通信信道,实现中心控制系统与视频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中心控制系统对视频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的控制;
所述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由微处理器与视频传感器、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压缩器,闪光控制电路组成;微处理器上设置有环境参数传感模块通信接口和中心控制系统通信接口,环境参数传感模块通信接口与模块间通信信道连接,中心控制系统通信接口与中心控制系统通信信道连接,分别实现微处理器与环境参数传感模块的通信发送与接收、微处理器与中心控制系统的通信发送与接收;视频传感器连接在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上,视频传感器输出模拟视频信号传送到视频前端电路,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的输出信号传送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输出信号传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视频压缩器;闪光控制电路连接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微处理器分别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压缩器连接,实现微处理器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视频压缩器的通信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环境灾害视频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模块间通信信道是有线通信信道或无线通信信道, 采用有线通信信道时,使用RS485通信接口;中心控制系统通信信道是有线通信信道或无线通信信道;有线通信采用网络通信,无线通信采用卫星通信或微波通信。
3.一种地质环境灾害视频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质环境灾害视频监测参数由环境参数传感模块采集,采集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雨量、气压、光照度,所采集的参数通过模块间通信信道传输给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中的微处理器通过环境参数传感模块通信接口向环境参数传感模块发送命令,接收环境参数传感模块传来的数据;同时,通过中心控制系统通信接口接收中心控制系统的命令,根据中心控制系统的命令控制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视频压缩器;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根据采集的环境参数设置不同的视频数据模式识别算法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将分析处理结果、模式识别计算结果以及视频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
具体过程是:由环境参数传感模块采集的地质环境灾害视频监测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雨量、气压、光照度,传输给视频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后,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输出视频传感器控制时序到视频传感器,接收视频传感器输出的BAYER格式模拟视频信号,将所接收的BAYER格式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BAYER格式数字视频信号,传送给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接收视频传感器前端电路传来的BAYER格式数字视频信号,并实现视频信号的初级运算,将BAYER格式数字视频信号转换为RGB信号,再将RGB信号转换为YUV信号,YUV信号交给视频压缩器完成视频信号压缩;同时,YUV信号交给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模式识别,视频压缩器压缩后的视频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完成的模式识别数据交给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模块根据微处理器的命令控制闪光模块的闪光时刻,闪光持续时间以及闪光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3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