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氧化法去除硫化氢及回收硫单质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2317.X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倪寿清;宋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2;C02F1/72;C02F1/58;C01B17/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去除 硫化氢 回收 单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微氧化法去除硫化氢及回收硫的装置,包括氧化单元、循环单元和控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氧化单元的顶端设有ORP/pH探针并与控制平台连接,氧化单元的底端设有布气器、液体出口和硫单质回收口;循环单元的底端设有蠕动泵,循环单元的底端与氧化单元的底端连通,循环单元的顶端与氧化单元的顶端连通,循环单元的顶端设有气体排出口,氧化单元与循环单元构成循环系统;循环单元的顶端与底端之间设有入口流量计,入口流量计与蠕动泵之间设有空气流量计,空气流量计连接有鼓风机,入口流量计与气体排出口之间设有单向阀使循环单元内的流体只能由入口流量计指向蠕动泵的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单元为直形管,高度为0.6~5m,内径为3~20cm;所述循环单元为内径在1~5cm的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单元和循环单元内壁设置有聚乙烯或聚氯乙烯防腐蚀涂层。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微氧化法去除硫化氢及回收硫单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向氧化单元内装入消化液,将含有硫化氢的废水或废气通过入口流量计进入循环单元,鼓风机向循环单元内鼓入空气并通过空气流量计控制鼓入空气的量;废水和空气,或者,废气和空气通过蠕动泵泵入氧化单元内,通过布气器控制进入氧化单元内的空气或氧气量;废水和空气,或者,废气和空气在氧化单元内与消化液进行氧化处理,经氧化处理后的硫化氢转化为单质硫并由硫单质回收口回收,不含硫化氢的气体通过气体排出口排出,不含硫化氢的液体通过液体出口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废水和空气,或者,废气和空气在氧化单元和循环单元构成的循环系统内循环处理不低于两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氧化单元内氧气占总气体的体积含量不高于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入循环单元含有硫化氢的废水或废气的温度为15~35℃,优选20~2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装入消化液的pH为7.0~8.0,特别优选7.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鼓入空气的流速为含硫化氢废气流速的5-3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硫化氢废气进入氧化单元的流速是0.05~5L/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31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插水稻工厂化育秧专用营养剂
- 下一篇:一种核生化污染箱组洗消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