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铅耐磨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2008.2 | 申请日: | 2012-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彬;梅景;刘钦雷;杨朝勇;贺旦翔;杜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9/01 | 分类号: | C22C9/01;C22C1/02;C22F1/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铜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铈0.0001%~0.01%,和/或钴0.001%~2.0%,和/或铬0.001%~2.0%,铅≤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还包括铁、锡、镍中的一种或多种,其重量百分比为铁0.3%~2.0%,锡0.2%~1.2%、镍1.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铈0.0001%~0.01%,钴0.001%~2.0%,铅不大于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铈0.0001%~0.01%,钴0.001%~2.0%,铁0.3%~2.0%,锡0.2%~1.2%,铅不大于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铈0.0001%~0.01%,钴0.001%~2.0%,镍1.0%~4.0%,铅不大于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铈0.0001%~0.01%,钴0.001%~2.0%,镍1.0%~4.0%,铁0.3%~2.0%,铅不大于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 铈0.0001%~0.01%,铬0.001%~2.0%,铅不大于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铈0.0001%~0.01%,铬0.001%~2.0%,铁0.3%~2.0%,锡0.2%~1.2%,,铅不大于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铅耐磨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成分的重量百分组成为:铜55%~65%,铝0.01%~6.0%,锰0.5%~5.0%,硅0.3%~3.0%,铈0.0001%~0.01%,铬0.001%~2.0%,钴0.0001%~2.0%,镍1.0%~4.0%,铁0.3%~2.0%,铅不大于0.01%,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9所述任意一项无铅耐磨铜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配料、熔炼、水平连铸圆锭或半连铸圆锭、挤压、扒皮、拉伸、退火、校直,最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成品,其中所述的熔炼温度为1050~1150℃,所述的水平连铸温度为920~980℃,所述半连铸温度为980~1050℃,所述的挤压温度为600~720℃,热处理温度为260~340℃,热处理时间为2~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20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