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制备油墨溶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1334.1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民;陆朝阳;高琦;许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C3/04 | 分类号: | C11C3/04;C11B3/08;C11B3/10;C09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4244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弃 动植物 油脂 制备 油墨 溶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制备油墨溶剂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采用废弃动植物油脂经过脱水杂、脱酸、脱色、脱味脱水等精制处理后得到纯净的酯化油脂,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油墨溶剂。
背景技术
在现如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资源问题和环保问题得到空前的重视,绿色印刷正以其强大地影响力调整并引导着全球印刷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环保油墨在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中开始应用,但从整体上来讲,其应用范围仍极为有限。要油墨符合环保要求,首先应该改变成分,即采用环保型材料配制新型油墨。目前,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UV油墨、大豆油墨等。
水性油墨是由特定的水性高分子树脂、颜料、水,并添加助剂经物理化学过程组合而制备的油墨,简称水墨。水性油墨与溶剂型油墨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使用的溶剂是水而不是有机溶剂,油墨转印到承印物后,水分挥发到环境中或者渗入承印物中,油墨随水分的挥发而干燥,水性高分子树脂是水性油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水墨中主要起连结料的作用,它使颜料可以均匀分散,使油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提供与承印材料的粘附力,使油墨能在印刷后形成均匀的墨层。其最大的优点是不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它的使用降低了有机挥发物的量,不会损害油墨制造者和印刷操作者的健康,改善了环境的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色相不准、粘度不稳、干燥速度不稳、难以套准、油墨气泡等问题。
UV油墨(即紫外线干燥固化油墨)是指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线照射下,油墨中的光聚合引发剂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子会转为游离态分子的自由基,通过分子间能量的传递,使聚合性预聚物和感光性单体变为激发态,产生电荷转移络合体,络合体间不断交联聚合,使液态油墨瞬间转变为固态,从而形成干燥固化的油墨。其优点为干燥速度快、节省能源、油墨颗粒小等;缺点是其中的一些成分接触到皮肤,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甚至会引起皮肤过敏,并且UV光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还有墨渣难以处理等问题。
大豆油墨即植物油基墨,它使用植物油脂作为连接料,目前研发和应用的连接料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油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大豆油墨,是由大豆油和树脂、颜料助剂等混合而制成的。其主要优势有,降低了油墨中可挥发性的物质,耐摩擦和耐热性质比较好,废纸脱墨容易,色泽好,着墨性良好,耐镭射性佳,可再生等。Henrik等人提出了一种环保型的清洁溶剂用于印刷产业的油墨(US 5104567)。其中包含90~99%的植物油,尤其是大豆油,还有1~10%的表面活性剂。这种溶剂能够有效地从印刷机器上除去油墨,替代了石化产品的溶剂,提高了工作环境的质量。但与传统的油墨相比价格要高出20%多,干燥性能也比较差,应用范围狭窄。
发明内容
鉴于大豆油墨的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制备油墨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将废弃动植物油脂经脱水杂、酯化脱酸、脱色、脱味脱水等过程精炼后得到纯净的酯化油脂,替代纯净的植物油脂用作油墨溶剂,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中的脂肪酸转化为脂肪酸酯,提高了油墨溶剂的干燥性能,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制备油墨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废弃动植物油脂脱水杂;
(2)将脱水杂后的产物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烷基醇发生酯化反应,使废弃动植物油脂的酸值降低到1mgKOH/g废弃动植物油脂以下;
(3)将步骤(2)中的产物脱色,脱味脱水,得到纯净的酯化油脂。
本发明所述废弃动植物油脂优选但不限于潲水油和/或地沟油,任何一种无法直接应用的动物或植物油脂均可作为本发明的原料。其中,潲水油是餐饮店的残渣剩菜,餐具洗涤水等经过隔油池的渣水分离、捞取油层,再通过加热脱水、简单地精炼处理而成的油脂。而地沟油泛指生活中的各类劣质油,包括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狭义地沟油)、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或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优选地,所述脱水杂在60~80℃温度下进行,例如62℃、64℃、66℃、68℃、70℃、72℃、74℃、76℃、79℃,优选62~78℃,进一步优选65~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