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品充气用缓冲包装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0929.5 | 申请日: | 2012-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江继忠;鲍祖本;方秀华;潘健;汪学文;周黎丽;吴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65D65/4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南 |
| 地址: | 245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品 充气 缓冲 包装材料 | ||
1.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外到内依次为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聚乙烯层、粘合剂层、聚酰胺层、粘合剂层、聚酰胺层、粘合剂层、第二聚乙烯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聚酰胺与聚乙烯共挤薄膜层由外到内为13μm第一聚乙烯层、4μm粘胶层、6μm聚酰胺层、4μm粘胶层、6μm聚酰胺层、4μm粘胶层、13μm第二聚乙烯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聚乙烯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挤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3-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胶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聚烯烃粘合树脂共混挤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聚烯烃粘合树脂的重量比为2-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聚乙烯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挤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1:(1-2):(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由外到内依次为第一表层、中间层和第二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三层共挤吹塑聚乙烯薄膜层由外到内依次为10μm第一表层、20μm中间层、10μm第二表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品防护用充气缓冲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表层、中间层和第二表层均为聚烯烃弹性体、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挤出,聚烯烃弹性体与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比为(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09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内杆状物牵拉辅助装置
- 下一篇:斜拉杆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