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系人匹配方法、即时通信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50258.2 | 申请日: | 2012-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强;谢凯;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W4/12;G10L2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系人 匹配 方法 即时 通信 客户端 服务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联系人匹配方法、即时通信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应用中,传统的联系人匹配方法需要用户手动输入联系人信息进行查找和匹配,操作繁琐,不利于对陌生联系人的匹配。随着LBS技术的发展,基于地理位置进行联系人匹配的方案应运而生,替代了传统的手动匹配,简化了操作,提升联系人匹配的效率。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可利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网络或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位置信息,为用户提供联系人匹配服务,例如:利用GPS获取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位置信息,利用CDMA网络获取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的位置信息,然而,不同网络获取的位置信息可能存在偏差,从而可能导致基于地理位置信息进行联系人匹配时,匹配结果不准确,从而降低了即时通信应用系统的智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联系人匹配方法、即时通信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可实现准确的联系人匹配,匹配效率高、操作简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联系人匹配方法,可包括:
服务器接收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及第一用户信息,并接收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及第二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为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为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第一音频数据的特征信息,并对第二音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第二音频数据的特征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与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接收时间,以及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与第二音频数据的特征信息,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为相互匹配的联系人;
若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为相互匹配的联系人,所述服务器将第一用户信息发送至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将第二用户信息发送至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联系人匹配方法,可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的联系人匹配请求时,即时通信客户端监听自身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将监听到的音频数据及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联系人匹配;
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匹配到的联系人用户信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发送的第一音频数据及第一用户信息,并接收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发送的第二音频数据及第二用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为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为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第一音频数据的特征信息,并对第二音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第二音频数据的特征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与所述第二音频数据的接收时间,以及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与第二音频数据的特征信息,判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是否为相互匹配的联系人;
发送模块,用于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为相互匹配的联系人时,将第一用户信息发送至第二即时通信客户端,将第二用户信息发送至第一即时通信客户端。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即时通信客户端,可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的联系人匹配请求时,监听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所在环境的音频数据;
匹配模块,用于将监听到的音频数据及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联系人匹配;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匹配到的联系人用户信息。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即时通信应用系统,包括服务器及至少一个即时通信客户端,其中,所述服务器为上述的服务器,所述即时通信客户端为上述的即时通信客户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02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吡草醚和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农药组合物
- 下一篇:CTM钩边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