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返料器排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0168.3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毅斌;马强;陈隆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6 | 分类号: | F23C10/26;F16K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徐光熙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料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返料器排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床锅炉返料器底部的排灰阀在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是旋转式排灰阀,其结构特征是:锅炉返料器排灰管道上下法兰盘之间有一圆盘挡灰板。法兰盘用三个螺栓固定,其中一个螺栓与圆盘挡灰板相接,作为圆盘挡灰板的移动轴,另外二个螺栓起限位作用。这种排灰阀在使用时容易积灰卡死,且其旋转排灰,接触面开口较大,操作时容易喷灰,影响环境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返料器排灰装置,克服原旋转排灰阀装置结构复杂、易积灰卡死、易喷灰、使用不便的缺点。
一种锅炉返料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锅炉返料器底部的排灰管上安装凹槽直插式排灰阀;凹槽直插式排灰阀包括阀门凹槽和插板,阀门凹槽上下两面分别留有与管径相同的孔,与排灰管连接;插板厚度与阀门凹槽面承插口相匹配,插板尾部制作把手,便于排灰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安装在排灰管中为直插式,阀门凹槽固定在排灰管上,高度为1.2~1.5米;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除承插口外,余面均为密封部件;
进一步优选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插板1厚度为11~2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铸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耐热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铸铁。
本发明的锅炉返料器排灰装置取代了旋转式排灰阀,是具有构造简便、操作灵活机动、安全环保等性能的一种排灰装置,很好的解决了旋转式排灰阀所产生的问题,由于其结构的密闭,在操作时不易喷灰,不污染环境,同时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无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锅炉返料器排灰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种锅炉返料器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锅炉返料器底部的排灰管上安装凹槽直插式排灰阀;凹槽直插式排灰阀包括插板1和阀门凹槽2,阀门凹槽2上下两面分别留有与管径相同的孔,与排灰管连接;插板1厚度与阀门凹槽2面承插口相匹配,插板1尾部制作把手3,便于排灰操作。
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安装在排灰管中为直插式,阀门凹槽2固定在排灰管上,高度为1.2~1.5米;
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除承插口外,余面均为密封部件;
优选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插板1厚度为11~20mm;
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铸钢;
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耐热钢;
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凹槽直插式排灰阀材质为铸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0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