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玫烟色棒孢霉菌株及其在防治烟粉虱方面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49949.0 申请日: 2012-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3122314A 公开(公告)日: 2013-05-29
发明(设计)人: 胡琼波;邹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01N63/04;A01P7/04;C12R1/645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重
地址: 51064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烟色 霉菌 及其 防治 烟粉虱 方面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棒孢霉菌种及其在防治烟粉虱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林业害虫,其为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烟粉虱的生物型有几十种,其中B型与Q型是最危险的害虫。B型烟粉虱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侵入我国,接着Q型烟粉虱也侵入我国,这两种生物型目前已经广泛为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林作物,已经造成数以百亿元的经济损失。烟粉虱的寄主范围极广,生物型很多,年发生世代多,易形成抗药性,因此极难防治。

    烟粉虱是多食性害虫,寄主范围广泛,估计其寄主植物达200种以上,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蔬菜及棉花、烟草等重要经济作物都是烟粉虱的主要为害对象。烟粉虱对寄主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直接刺吸植物汁液,造成植物衰弱、最后干枯死亡;二是若虫和成虫吸食植物汁液的同时,还能分泌大量的蜜露,诱发煤污病,严重时叶片呈黑色,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大大降低了蔬菜作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三是传播病毒病,烟粉虱能够传播100种以上的病毒,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等双生病毒科的病毒,该类病毒对作物生产造成毁灭性影响。

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烟粉虱的最主要方法,然而,大量的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但费用投入较高,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由于用药次数的增多,使用量的增大,致使烟粉虱对药剂产生抗性。为此,国内外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烟粉虱的天敌资源丰富,其寄生性天敌有膜翅目昆虫,捕食性天敌有鞘翅目、脉翅目、半翅目昆虫和捕食螨类等。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范围内,烟粉虱有45种寄生性天敌,如恩蚜小蜂属(Encarsia)和浆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等的一些种类,62种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和花蝽等。然后由于来源及成本限制,天敌昆虫尚未能够规模化用于田间烟粉虱的防治。

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烟粉虱因此受到关注。目前发现,烟粉虱的病原真菌主要有玫烟色棒孢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粉虱座壳孢Acshersonia aleyrodis等。但是,因为现有昆虫病原真菌防治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不稳定等原因限制了真菌杀虫剂的大规模应用,本技术领域需要新的防治效果稳定、高效的昆虫病原真菌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新的高效玫烟色棒孢霉菌株。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玫烟色棒孢霉菌株在防治烟粉虱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高效玫烟色棒孢霉 (Isaria fumosoroseus)IfB01 菌株,所述菌株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日期是2012年10月12日,保藏号是CCTCC M 2012400。所述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本发明通过采集天然感病的烟粉虱虫尸、从中分离纯化菌株、测定致病性、比较生物学特性与生产性状及菌种鉴定等步骤,经过反复筛选,得到一株对烟粉虱高效的菌株,所述菌株分类地位属于真菌门(Eumycota)、有丝分裂孢子真菌类(Mitosporic fungi)、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丝孢科(Hyphomycetaceae)、棒孢霉属(Isaria)。未发现该菌株的有性世代。

所述玫烟色棒孢霉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在察氏培养基上,起初菌落规则圆形,菌丝白色;延长培养,菌落呈不规则圆形,形成灰色孢子层;显微镜下观察,菌丝透明,无色,宽度3.30±0.52 μm;分生孢子梗长10.83±2.34 μm,宽2.94±0.37 μm,其上着生3~6个瓶梗组成的轮生体,瓶梗基部球形或椭圆形膨大,向上细颈,瓶梗长10.90±1.86 μm,宽3.36±0.32 μm;分生孢子透明,光滑,梭形至柱状,长5.61±0.76 μm,宽2.01±0.23 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9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