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9425.1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力;黄振晖;陈秀芳;李学远;耿亚彬;宋薇;万红雨;石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水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通常使用直通开放式卫生间,卫生间内的污物直接散落在铁路沿线,污染环境。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外界强烈的气流将排出的污物吹化成细微颗粒,粘着在车辆上,尤其是吸附到脚蹬翻板及上车扶手处,给乘客及乘务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了避免直通开放式卫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在列车上加装集污装置,集污装置设置在车体下部,列车在冬季运行时,外界温度较低,集污装置容易受冷而发生凝冻,影响集污装置的正常使用。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集污装置底部设置自控温电伴热线或电加热管来实现对集污装置的加热保温,防止集污装置内的污物发生凝冻,但是,这种加热方式需要列车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若列车不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则无法满足集污装置的防冻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污装置需要列车提供稳定电源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箱、进水管路、加热管路和回水管路;
所述加热管路设置在所述集污箱底部,所述进水管路一端用于与列车采暖系统的膨胀水箱连通,所述进水管路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路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路另一端用于与列车采暖系统的锅炉连通,形成水暖回路。
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增大供水压力的水泵。
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优选地,所述集污箱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集污箱内水的温度,控制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路开闭的进水阀。
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路的最低点位置设置有用于排出所述进水管路、加热管路和回水管路内废水的排水阀。
如上所述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优选地,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回水管路开闭的回水阀。
本发明提供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通过进水管路、加热管路和回水管路形成热循环管路,通过列车采暖系统的热水对集污箱进行加热,可以在列车无法提供稳定电流情况下,对集污箱实施加热保温,以防止集污箱内的污物发生凝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与列车采暖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
1-集污箱; 2-进水管路; 3-加热管路;
4-回水管路; 5-进水阀; 6-水泵;
7-排水阀; 8-回水阀; 10-膨胀水箱;
20-锅炉。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的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与列车采暖系统的原理图。图1和图2示出了两套相同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下面仅详细说明其中一套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用水暖集污装置,包括集污箱1、进水管路2、加热管路3和回水管路4。
加热管路3设置在集污箱1底部,加热管路3可以是连续弯转或盘旋的管路,进水管路2一端用于与列车采暖系统的膨胀水箱10连通,进水管路2另一端与加热管路3一端连通,加热管路3另一端用于与列车采暖系统的锅炉20连通,进而形成水暖回路。
实际应用中,当列车在冬季运行时,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将该列车用集污装置设置在具有采暖系统的列车上,具体地,将集污箱1设置在车体底部,通过列车采暖系统内的热水为集污箱1加热保温,例如,当外界环境温度为零下40度时,要求集污箱1内温度达到4度以上,才能避免集污箱1内污水凝冻。
需要说明的是,列车采暖系统可以是列车现有的采暖系统,不同列车采暖系统原理和结构基本相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列车用集污装置的管路连接方式,例如,本实施例的列车采暖系统可以包括膨胀水箱10、锅炉20、上部出水管、上部循环管、立管和下部散热器;上部出水管一端与膨胀水箱10连通,上部出水管依次与上部循环管、立管和下部散热器连通,下部散热器与锅炉20。由于下部散热器内水温低于上部出水管和上部循环管路内的水温,立管内水温低于锅炉20内的水温,水的温度差引起密度差,进而产生压力差,从而形成供暖水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9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厂数字化辐射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时同步录音录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