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2'-二溴-9,9'-螺二芴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9159.2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高自良;胡葆华;盛磊;杨福山;张玮;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海川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22 | 分类号: | C07C25/22;C07C1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二芴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2'-二溴-9,9'-螺二芴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的研究迅速发展。由于OLED具有主动发光、亮度高、高对比度、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稳定性好、成膜性好等优点,在照明、仪器、仪表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螺二芴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具有许多优点,如减少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而提高发光效率、改善溶解性等。螺二芴的2,2′-位和2,2′,7,7′-位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为其结构向三维的延伸提供了便利,可以对2,2′-位和2,2′,7,7′-位进行修饰,设计合成具有独特功能的发光材料。对螺二芴的2,2′-位进行结构修饰大多是以2,2'-二溴-9,9'-螺二芴为起始物,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OLED材料中间体。目前关于2,2'-二溴-9,9'-螺二芴合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以9,9'-螺二芴为原料,经一步溴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J.Org.Chem.2002,67,4924-4936),反应方程式如下:
此合成路线虽然短,只有一步反应,但有以下缺点:
(a)9,9'-螺二芴成本较高,反应收率不高,经济性不好。
(b)反应过程采用溴素直接溴代反应,会产生单溴代、三溴代、多溴代以及2,7-二溴代的杂质,其中2,7-二溴代杂质与目标物很难分离,给产物 的纯化带来很大的困难。
方法二,以三甲基硅基苯硼酸为原料,先经一步偶联反应,再经亲核取代、溴代反应和关环反应,最终得到目标化合物2,2'-二溴-9,9'-螺二芴(Organic Letters,2005,17,3717-3720),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方程式:
此合成路线的缺点如下:
(a)原料三甲基硅基苯硼酸价格昂贵。
(b)合成路线较长,收率比较低,最终导致合成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纯化方法简单的2,2'-二溴-9,9'-螺二芴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2,2'-二溴-9,9'-螺二芴的合成方法,其合成工艺为:以2-溴联苯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与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生成中间体化合物I,化合物I再经溴代反应生成化合物II,最后经关环反应,即得所述2,2'-二溴-9,9'-螺二芴;
其中,所述合成方法的合成路线如下:
所述2-溴联苯与所述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2.0~4.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成本低,制备和纯化方法简单,产生的副产物少。本发明合成路线选择合理,所选用原料均经济、易得,经亲核取代、溴代反应、关环反应得到2,2'-二溴-9,9'-螺二芴,总收率可达50%,最终产物的HPLC纯度大于99%。本发明反应容易控制,且所有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纯化方法简单。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亲核取代反应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2-溴联苯加入到反应溶剂一中,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正丁基锂,保温反应0.5~3小时后,再滴加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保温反应0.5~3小时,得到中间体化合物I;其中,所述正丁基锂与所述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2.0~4.0:1.0。
进一步,所述反应溶剂一包括四氢呋喃、无水乙醚或甲基叔丁基醚等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所述滴加正丁基锂时的反应温度为-60℃~-78℃;所述滴加碳酸二甲酯或碳酸二乙酯时的反应温度为-30℃~-60℃。
进一步,所述溴代反应的具体步骤为:将中间体化合物I及催化剂加入到反应溶剂二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溴代试剂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II;
其中,所述催化剂质量为化合物I质量的0.5%~5%;所述溴代试剂与化 合物I的摩尔比为2.0~8.0:1.0。
进一步,所述催化剂包括三氯化铁、三氯化铝、铁粉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反应溶剂二包括二氯乙烷、氯仿或四氯化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海川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海川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9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