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土边坡浅层加固及表层固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8413.7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祁有祥;辜再元;王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土 边坡浅层 加固 表层 固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表层加固领域,具体为一种黄土边坡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北纬30°~48°间自西而东的条形地带上,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是典型的黄土分布区,分布面积广,厚度大。该地区不仅黄土面积大,而且地表水含盐量较多,植被不丰富。
黄土具有目视可见的大孔和较发育的垂直节理,每当土层浸湿时或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黄土层本身就失去了固结性能,常常引起强烈的沉陷和变形。黄土地区公铁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形成大量多级开挖边坡,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保障基础设施安全运营,通常采用浆砌石传统护坡措施。特别是对于粉质黄土边坡,坡面初形成时,坡面整体结构基本稳定,受日晒、风化、降雨等影响,短期内将出现风化剥落、塌陷等突出坡面失稳和整体破坏等突出问题,采取浆砌石传统护坡措施,不但工期长、造价高,而且浆砌石护坡易受不均匀变型、低温冻融、降雨侵蚀的影响,而断裂、倒塌。
我国北方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黄土主要为粉质黄土,土壤沙化严重,物候条件干燥,四季温差大,边坡的加固难度大,在道路工程、水利建设领域一直存在有对更有效的边坡加固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黄土地区边坡防护现存突出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黄土边坡浅层加固及表层固结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黄土边坡浅层加固及表层固结的方法,包括步骤:
1)开挖截排水沟:在边坡外缘开挖截水沟。在平台内侧开挖横向排水沟,和/或在坡面上开挖纵向排水沟;
2)截排水沟塑型:在截排水沟表面喷涂水性聚氨酯树脂,即在步骤1)开挖的截水沟和排水沟表面喷涂水性聚氨酯树脂;
3)钻孔:垂直于坡面钻孔;
4)加固:钻孔后,在孔内注浆加固,所用的加固浆液为水泥粘土浆液、超细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水玻璃—氯化钙浆、水性聚氨酯树脂浆液或丙烯酰胺浆液中的一种;
5)制备固结层:在浅层钻孔注浆加固的坡面上,喷涂水性聚氨酯,在坡面上形成固结层。
其中,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清理黄土边坡层风化松散层的步骤。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清理坡面表层风化松散层,对于新形成的工程坡面则无需清理。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截排水沟沟宽30-100cm,沟深20-50cm。
其中,所述截排水沟包括截水沟和排水沟,其中截水沟沟宽40-100cm,沟深20-50cm;排水沟宽30-80cm,沟深20-40cm。
其中,所述截水沟位于坡面外边缘1.5-3m范围内;排水沟为平台横向排水沟,和/或坡面纵向排水沟;平台横向排水沟与截水沟相通,坡面纵向排水沟与平台横向排水沟垂向相通。
其中,所述步骤2)中喷涂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入渗深度为3-7cm。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分散介质,浓度在8-20%(体积比),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具有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易加工等优点。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坡面上形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抗寒和防渗功能的固结层,在气温低至-20℃时结构不发生变化。该黄土边坡加固方法适用于各种黄土坡面,尤其适于粉质黄土坡面的加固,有效解决了黄土坡面风化、冻融和降雨冲蚀,坡面浅层湿陷性滑塌等难题。
其中,所述步骤3)中钻孔的纵横间距0.8-1.5m的距离,孔径3-10cm。
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加固浆液为水玻璃—氯化钙或水性聚氨酯树脂。注浆技术是一项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工程技术,它是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的方法,把能能使岩土体固结的浆液注入到岩土体的孔隙、裂隙或钻孔内,增强岩土体的强度、抗渗性、稳定性,从而达到改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目的。
其中,所述步骤5)中喷涂水性聚氨酯的入渗深度2-5cm,水性聚氨酯浓度5-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对该坡面实施粉质黄土浅层加固及表层固结,有效增强了蓄水面以上坡面的稳定性,加固层土体的抗剪切强度比原素土抗剪切强度提高了近3倍,在坡面表层形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抗寒和防渗功能的固结层,彻底解决了表层风化剥落、坡面冲蚀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坡面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坡面的剖面侧视图。
图中,1为截水沟,2为平台,3为坡面,4为钻孔,5为坡面纵向排水沟,6为平台横向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林绿源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84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