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8322.3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47 | 分类号: | B23K3/047;B23K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固态 感应 加热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双层铜焊钢管主要用于空调,冰箱,汽车等行业中的冷凝管,压力油管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冰箱,汽车等行业产品普及率不断提高,产能不断扩大,故双层铜焊钢管近几年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因此,该机组的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钎焊炉为该机组的关键设备,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产品质量息息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该感应加热设备替代传统电极夹持接触式电阻加热方式,完成对卷制成双层镀铜管的焊接,在使用时,感应加热圈不接触受热变软的管材,故不会使管材变形,不会划伤管材表面镀层,大大提高了管材的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罩体一和设置在罩体一一侧的罩体二,所述罩体一和罩体二内均充有保护气体,所述罩体一和罩体二通过连接器连接,所述连接器上开设有供管材穿过的通孔一,所述罩体一的后侧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主机、与电磁感应加热主机连接的感应加热器和多个与感应加热器连接且用于为管材加热的感应加热圈,所述电磁感应加热主机和感应加热器均安装在机架上且位于罩体一的后侧,多个所述感应加热圈均伸入到罩体一内,所述罩体二上设置有用于将管材扶正的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通过上固定轴与机架连接,所述上导向轮转动安装在上固定轴上,所述下导向轮通过下固定轴与机架连接,所述下导向轮转动安装在下固定轴上。
上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一和罩体二的上部设置有压力保护装置,所述压力保护装置包括盖在罩体一上表面的且沿罩体一长度方向延伸的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与罩体一连通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内设置有用于将通孔二封闭的锡箔,所述压板上设置有沿罩体一宽度方向布设且将压板盖住的扣板。
上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一的前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红外测温仪。
上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轮通过轴承一安装在上固定轴上,所述下导向轮通过轴承二安装在下固定轴上。
上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全固态感应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一和轴承二均为耐高温陶瓷轴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发明通过在罩体一和罩体二内通氢气保护气,防止在加热的过程中钢管表面的镀铜和氧气发生反应而氧化,通过安装导向装置,对刚焊接的管材进行导向扶正的作用。
3、本发明通过在罩体一后端视窗处装有红外测温仪,它可随时监测管材在焊接时的确切温度。
4、本发明的轴承一和轴承二均采用耐高温陶瓷轴承,这样就可以使本装置在高温中持续工作。
5、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在使用时,感应加热圈不接触受热变软的管材,故不会使管材变形,不会划伤管材表面镀层,大大提高了管材的合格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向装置; 1-1—上导向轮; 1-2—下导向轮;
1-3—上固定轴; 1-4—下固定轴; 1-5—轴承一;
1-6—轴承二; 2—罩体二; 3—红外测温仪;
4—罩体一; 5—压力保护装置; 5-1—压板;
5-2—扣板; 5-3—螺钉; 6—机架;
7—感应加热圈; 8—连接器; 9—电磁感应加热主机;
10—感应加热器;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8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