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7798.5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得宗;郝君勇;吴树梁;赵磊;于良锋;崔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机组 紧急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系统,它包括:交流电机I、交流电机II和交流电机III,交流电机I与驱动器I、控制器I依次通讯,交流电机II与驱动器II、控制器II依次通讯,交流电机III与驱动器III、控制器III依次通讯,所述各控制器间彼此通讯;其特征是,还包括三个接触器K1、K2、K3,所述的三个接触器K1、K2、K3的主接触器分别与控制器I、控制器II和控制器III相连;所述各驱动器与相应交流电机的连接回路上串接接触器K1、K2、K3的常开触点,每个接触器还设有一个常闭触点;所述的驱动器I通过接触器K2的常闭触点与交流电机II连接,驱动器II通过接触器K3的常闭触点与交流电机III连接,驱动器III通过接触器K1的常闭触点与交流电机I连接; 通过各接触器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通/断控制交流电机的得电/断电,通过常闭触点的通/断实现非同轴驱动器驱动变桨电机完成紧急收桨动作;所述各驱动器与各控制器均与电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各接触器采用线圈控制电压为24VDC的接触器,以保证只要变桨系统内存在24VDC电源,即可实现接触器通/断的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各控制器间通过CAN总线通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各控制器还与后备电源连接。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若驱动器正常工作,接触器K1、K2、K3得电,它们的常开触点闭合,各交流电机正常工作;若
①驱动器I故障,驱动器II正常,驱动器III正常时:首先交流电机II和交流电机III完成紧急收桨;控制器I、II、III之间相互通讯,控制接触器K1掉电,接触器K1的常闭触点吸合,控制器III检测到交流电机III的桨叶收桨完成后,控制驱动器III驱动交流电机I完成收桨;
②驱动器I正常,驱动器II故障,驱动器III正常时:首先交流电机I和交流电机III完成紧急收桨;控制器I、II、III之间相互通讯,控制接触器K2掉电,接触器K2的常闭触点吸合,控制器I检测到交流电机I收桨完成后,控制驱动器I驱动交流电机II完成收桨;
③驱动器I正常,驱动器II正常,驱动器III故障时:首先交流电机I和交流电机II完成紧急收桨;控制器I、II、III之间相互通讯,控制接触器K3掉电,接触器K3的常闭触点吸合,控制器II检测到交流电机II收桨完成后,控制驱动器II驱动交流电机III完成收桨。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紧急收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若驱动器征程工作,接触器K1、K2、K3得电,它们的常开触点闭合,各交流电机正常工作;若:
①驱动器I正常,驱动器II故障,驱动器III故障时:首先交流电机I完成紧急收桨;控制器I、II、III之间相互通讯,控制接触 器K2掉电,接触器K2的常闭触点吸合,控制器I检测到交流电机I收桨完成后,控制驱动器I驱动交流电机II完成收桨;
②驱动器I故障,驱动器II正常,驱动器III故障时:首先交流电机II完成紧急收桨;控制器I、II、III之间相互通讯,控制接触器K3掉电,接触器K3的常闭触点吸合,控制器II检测到交流电机II收桨完成后,控制驱动器II驱动交流电机III完成收桨;
③驱动器I故障,驱动器II故障,驱动器III正常时:首先交流电机III完成紧急收桨;控制器I、II、III之间相互通讯,控制接触器K1掉电,接触器K1的常闭触点吸合,控制器III检测到交流电机III收桨完成后,控制驱动器III驱动交流电机I完成收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7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