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7762.7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余杰明;曾美婵;罗科丽;黄德裕;张一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35/00;B29B7/00;C08L27/12;C08L51/00;C08L33/00;C08K13/02;C08K3/36;C08K3/26;C08K3/04;C08K5/3447;C08K5/4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5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型双 活性 丙烯酸酯 弹性体 改性 氟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氟橡胶生胶、氟橡胶接枝马来酸酐增容剂、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和橡胶补强剂,按顺序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20~170℃下,熔融50~120min共混出氟橡胶母胶;
再将制得的氟橡胶母胶,加入橡胶补强剂、硫化剂、促进剂、吸酸剂,升温至60~100℃,在密炼机中混合反应60~180min,得到改性氟橡胶粗品;
最后将制得的改性氟橡胶粗品通过压延成型,经过平板硫化机在100~150℃下硫化20~80min,得到改性氟橡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橡胶母胶的制备所需的原料为氟橡胶生胶100重量份,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20~50重量份,氟橡胶接枝马来酸酐增容剂3~8重量份,橡胶补强剂10~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改性氟橡胶粗品的制备所需的原料为母胶100份,橡胶补强剂10~60重量份,硫化剂8~30重量份,促进剂5~30重量份,吸酸剂5~3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补强剂包括炭黑、白炭黑、纳米碳酸钙、硬质陶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剂为氢氧化钙、活性氧化镁、苄基三苯基氯化磷、过氧化二异丙苯或过氧化苯甲酰中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N-环己基-2-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酸剂为氢氧化物。
8.一种双活性核-壳型双活性丙烯酸酯弹性体改性氟橡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7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