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热翅片、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及热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47596.0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笃德;谷口和宏;横山昭一;尾崎道人;细川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8F1/32 | 分类号: | F28F1/32;F25B39/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翅片管型 热交换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及使用了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传热翅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庭用空调、机动车用空调或业务用封装空调等空气调节用设备、或者冰箱、热泵式供热水机等热泵装置中使用了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而进行动作的热交换器,其中,在家庭用空调或业务用封装空调中,最通常使用的是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图13是家庭用空调或业务用封装空调等中使用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100的局部剖视图。该热交换器100具备重叠的多片传热翅片120、贯通传热翅片120的传热管110。各传热翅片120具有从基体部121立起的圆筒状(截面形状一定)的环部123。根部122及张开部124从环部123的根端及前端一边弯曲一边向径向外侧扩大。张开部124与相邻的传热翅片120的平面部121中的根部122附近部分抵接。通常,在重叠的传热翅片120的环部123内插通外径比环部123的内径小的传热管110,之后将传热管110扩大,由此使传热管110与环部123密接。
当将传热翅片120重叠时,在张开部124与根部122之间形成间隙130。在所述间隙130中,传热管110与传热翅片120不接触,因此就目前通常的机械的扩管施工方法来说无法提高从传热管110向传热翅片120的传热性。
最近,专利文献1提出有提高从传热管110向传热翅片120的传热性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在间隙130中填充硅酮树脂等填充剂并使其固化来填埋间隙13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9344号公报
然而,就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方法来说,除了目前通常的工序之外,还需要填充填充剂的工序,因此需要重新规划工序,从而导致工时太长。并且,在热交换器的废弃时,作为废料,除了通常的由金属构成的传热翅片120及传热管110以外,还增加了填充剂这样的不同种材料,因此材料的分类变得困难。由此,再循环性恶化,导致环境负载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用填充剂的情况下提高从传热管向传热翅片的传热性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及使用了该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传热翅片。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传热翅片,具备:
基体部;
从所述基体部立起的筒状的环部;
通过所述环部的前端的一部分从所述环部的前端向所述环部的径向外侧伸出而成的伸出部;
在所述环部的前端向所述伸出部以外的区域延长而形成的壁部,
所述壁部距所述基体部的高度比所述伸出部距所述基体部的高度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适用于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传热翅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传热翅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4A是图1的沿着IVA-IVA线的剖视图。
图4B是图1的沿着IVB-IVB线的剖视图。
图5是为了便于说明图4A及图4B而在一个图中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为了便于说明图4A及图4B而在一个图中表示的另一放大剖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传热翅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的传热翅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传热翅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传热翅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传热翅片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使用了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作为热泵装置的一例的室内空调的结构图。
图13是现有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传热翅片,具备:
基体部;
从所述基体部立起的筒状的环部;
通过所述环部的前端的一部分从所述环部的前端向所述环部的径向外侧伸出而成的伸出部;
在所述环部的前端向所述伸出部以外的区域延长而形成的壁部,
所述壁部距所述基体部的高度比所述伸出部距所述基体部的高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