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镁铝合金的钎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7422.4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熊科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科学 |
主分类号: | B23K1/19 | 分类号: | B23K1/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镁 铝合金 钎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焊接领域,特别是指对含镁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
背景技术
铝制品的接合在要求严格的场合是在惰性气体下使用氟化物类焊剂的钎焊方法进行,采用溶液质量百分浓度为5%左右的氟化物焊剂。在通常情况下,焊剂中的氟与铝合金中的镁会发生反应,在铝合金表面形成氟化镁等高熔点化合物,该化合物能够阻碍钎料的濡湿扩展,从而降低钎焊性能。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通用的作法是在钎焊片的钎料与含镁的铝合金界面设置防止镁扩散的阻挡层来抑制焊剂与镁的反应,而这一技术方案会使用价格较高的焊剂,增加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5800319228的专利中提供一种铝合金材料的焊接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钎料的开始流动温度和焊剂开始流动的温度,并且控制钎料的流动时间及条件和钎料的固相线温度及液相线温度之差不大于30℃以内,及焊剂的固相线温度及液相线温度之差在30℃以内来实现。
该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含镁铝合金材料在焊接中氟化镁等高熔点化合物出现问题,并且成本较低。但该技术方案也存在以下不足,通过分析发现,按上述技术方案,钎料在焊剂开始流动的60秒心内开始流动的时间内就已经发生了焊剂与镁化合成氟化镁等化合物。而且控制钎料及焊剂的固相线温度及 液相线温度之差在30℃以内,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实现,并且实现的条件要求也不易控制,即使是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生产线上也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申请号为CN2005800319228的专利的技术方案提出的改进技术,通过改进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业生产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含镁铝合金的钎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钎料的流动温度同焊剂的流动温度设置为相同或不大于5℃温差;
在惰性气体氛围内,钎料在焊剂达到设定的的流动温度内开始流动,误差时间不超过5秒。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焊剂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在30℃以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在20℃以内。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设定钎料及焊剂的流动温度相同,并且限定在焊接达到流动温度后既开始流动,在焊剂中的氟还没有发生完全反应时,焊接已经完成并且温度下降到固相状态,有效地防止了镁与焊剂中的氟发生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含镁铝合金的钎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钎料的流动温度同焊剂的流动温度设置为相同或不大于5℃温差;最佳的选择是将钎料的流动温度同焊剂的流动温度设置为相同。
在惰性气体氛围内,钎料在焊剂达到设定的的流动温度内开始流动,误差时间不超过5秒。在本申请中惰性气体属于现有技术,在本领域中,经常使用的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等。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焊剂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在30℃以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在20℃以内。
为了实现上述焊剂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在30℃以内及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在20℃以内的要求,一般采用降低惰性气体温度的方法来实现。
以上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由上述的技术方案进行变形或等同替换,均能够得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科学,未经熊科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7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