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同位素的地表水污染源解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6951.2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袁雪竹;卢学强;邓小文;马建立;焦永杰;陈红;张良运;张晓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同位素 地表水 污染源 解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防治领域中污染源的解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同位素的地表水污染源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废水、工业污水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越来越大,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此,国家及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以对废(污)水排放实行控制,并通过检测和分析地表水污染成分来获得污染源的污染贡献率,并发现和定位新污染源。
目前,关于地表水环境污染源解析的研究较少,常规的方法和模型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FactorAna lysis,FA)、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hemical-mass-balance,CMB)、成分和比值分析法等。由于污染物自身性质和各地区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使这些常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如PCA/FA方法主要针对数值偏差进行分析,如果某重要排放源比较恒定,而其他非重要源具有较大的排放强度变异,结果可能会忽略排放强度较大的排放源,同时对样品数量要求较高,一般超过50个;CMB模型要求要经常监测源样品和受体样品,列出排放清单,不断更新研究区排放源成分谱,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技术难度高,除此之外要求污染源成分谱从源到受体这段距离没有显著变化;成分和比值分析法则主要用于定性地描述PAH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种类。由于水中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易受温度、光照及其他氧化物的影响,使其某些化学组分发生降解等变化,导致传统的源解析方法不能满足来源解析的精度要求。
而稳定同位素是指半衰期大于1015年的元素的同位素,在环境中的成分很稳定,不会受上述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基于稳定同位素检测进行地表水的污染源解析可以获得较高解析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比现有污染源解析方法解析结果更准确的基于同位素的地表水污染源解析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得污染源的污染贡献率,以对污染源实行重点治理;并发现和定位新污染源,以实施控制和管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同位素的地表水污染源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物质中氢、氧、碳、氮的同位素组成不同,通过分析取自检测的污水水域的多个水样品中溶解态氢、氧、碳、氮同位素的组成比率,获得污染贡献率,并发现和定位新污染源。具体步骤如下:
1).采样
⑴.布设采样点
根据检测水域类型布设采样点:
(1.1).对河流首先确定特征点,在特征点处布设采样断面,特征点包括定义为源的汇入河流干流的支流采样点及排污源采样点,定义为汇的河流干流采样点;
(1.2).对湖泊、水库采取平均布设采样点与确定特征点结合布设采样断面,包括定义为源的汇入湖泊、水库中的排污源采样点及定义为汇的湖泊、水库水域内采样点;
⑵.依据国家水质采样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
2).同位素检测
⑴.检测指标为:氢、氧、碳、氮同位素D、18O、13C、15N;
⑵.同位素检测方法:采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检测各样品中氢、氧、碳、氮同位素D、18O、13C、15N的比率,并与国际标准物比对,计算出样品的同位素比率值。测定精度为:H同位素d2H(dD):±<1‰;O同位素d18O:±<0.2‰;C同位素d13C:±<0.1‰;N同位素d15N:±<0.2‰;
3).数据分析
3.1).根据步骤2)计算的各源、汇样品中的氢、氧同位素D、18O的比率值绘制氢氧同位素比率值示图;在测量水域选择分析的节点,通过分析流入节点的源、汇同位素比率值计算污染源贡献率,并通过流出节点的源、汇同位素比率值是否平衡,发现和定位新污染源;
3.2).根据步骤2)计算的各源、汇样品中的碳、氮同位素13C、15N的比率值绘制碳氮同位素比率值示图;在检测水域选择分析的节点,通过分析流入节点的源、汇同位素比率值计算污染源贡献率,并与步骤3.1)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准确性;通过流出节点的“源”“汇”同位素比率值是否平衡,发现和定位新污染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元共聚防垢剂的防垢效果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混凝土单边冻融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