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6581.2 | 申请日: | 201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本病系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及化脓破坏管壁,以致支气管管腔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而变形所致。临床以慢性咳嗽、咳吐脓痰和反复咯血为特征。本病约80%在10岁前发病,病史可追溯到儿童时代患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约30%病例有反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本病如及时诊治,控制感染,病情预后尚好。支气管扩张症属中医“咳嗽”、‘肺痈”、“咳血”等范畴。针对支气管扩张症,西医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在病程的稳定期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抗药性并对肾脏带来负担,副作用大。病情严重时,不得不采取手术措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其针对支气管扩张症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桑白皮8-12,地骨皮9-15,黄芩8-12,龙胆草5-7,蛤壳12-18,青黛5-7,旱莲草9-15,生地9-15,白茅根28-32,大蓟9-15,小蓟9-15,甘草5-7。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桑白皮:甘;辛;性寒。归肺;脾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药品化义》:桑皮,散热,主治喘满咳嗽,热痰唾血,皆由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借此渗之散之,以利肺气,诸证自愈。
地骨皮:甘,寒。入肺、肝、肾经。清热,泻肺火,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龙胆草:苦;性寒。归心;肺;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蛤壳:味咸;性微寒。归肺、肾、胃经。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用于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
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本草衍义》:凉血补血,补益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多服恐伤人胃气。
白茅根:甘;寒。归肺;胃;心;膀胱经。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用于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纲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
大蓟: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行瘀消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唐本草》:根,疗痈肿。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
小蓟: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经。凉血止血;清热消肿。用于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伤出血,痈疽肿毒。《唐本草》:根,疗痈肿。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针对肝火犯肺所致的支气管扩张症,中医认为肝火上逆犯肺,使肺失清肃,肺络受损,故咳嗽咯血;肝之络布于胁肋,肝火偏亢,脉络壅滞,故胸胁胀痛;肝火上炎,故口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为肝火偏亢之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竹鼠育成期精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