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46396.3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兵;杨松;薛伟;邝继清;吴世喜;蔡桦;胡德禹;金林红;尹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1/14 | 分类号: | C07D231/14;C07D401/12;C07D405/12;C07D403/12;C07D417/12;C07D409/12;A01N43/56;A01N43/824;A01N43/78;A01P3/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徐逸心;袁庆云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吡唑 酰胺类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剂领域,公开了含吡唑酰胺结构的杂环类化合物在农业植物病原菌防治方面的应用。
技术背景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由于异常的气候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及其种植模式的改变,农林病虫害危害日益加重,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业产业发展很难得以保障,农业生态形势严峻。特别传统农药的抗药性增强,导致常规药剂防效不理想;农产品残留超标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品种,不能有效地防控粮食经济作物的重大病虫害,对国家粮食产业、蔬菜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而绿色新农药的创制成为当前农业行业中重点技术攻关的科学问题和现实课题。
在绿色新农药的创制中,杂环衍生物是创制新农药的重要方向,在农药的发展中显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杂环农药具有选择性好、活性高、用量少等特点,在近年来新申请和授权的世界农药专利中,大约有90%是杂环化合物,从杂环化合物中发现新型、高效先导化合物已经成为新农药创制开发的主要方向。其中,吡唑杂环衍生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在杂环农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用于杀菌、除草、植物生长调节、杀虫杀螨等。且吡唑环上取代基的取代类型和取代位置的变化可以带来丰富的结构多样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吡唑酰胺类化合物是研究热点之一,吡唑酰胺类化合物不仅具备着传统酰胺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及生物活性,因引入了活性基团吡唑而使得其整个分子的生物活性的广泛性大大提高,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在近期报道的酰胺类杀菌剂中,含有吡唑基团的酰胺类杀菌剂有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呋吡菌胺(Furametpyr)和Bixafen等。
为了获得高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本发明采用活性基团拼接的原理,将取代吡唑环与苯环、取代苯环、杂环以酰胺键桥链起来,设计合成了一类结构新颖的吡唑酰胺类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①为改变农业害虫抗药性严重的现状,提供了一类结构新颖的含杂环酰胺结构的酰腙及肟酯化合物;②通过在化合物结构中引入N,N-二取代烷基、杂环,增加化合物与靶标蛋白之间形成氢键的可能性,以提高化合物的杀虫活性;③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特别是含N,N-二取代烷基及杂环取代基的化合物对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兼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结构通式如Ⅰ所示:
式中:
R1选自C1-C3的烷基、卤代烷烃基、苯基、取代苯基、芳杂环基;
R2选自C1-C3的烷基、卤代烷烃基,可在吡唑环上3位和5位取代;
Ar为取代苯基或取代杂环基团,其中苯基和杂环基团上的取代基可为C1-6烷基、C2-6链烯基、C2-6链炔基、1个或多个卤原子、腈基、硝基、取代氨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羟基、巯基;或在苯基和杂环基团上的取代基为以上任意2个或多个基团;
其中卤原子为F、Cl、Br、I。
在通式Ⅰ中:
R1选自C1-C3的烷基、苯基、取代苯基、芳杂环基团;
R2选自C1-C3的烷基、卤代烷烃基,可在吡唑环上3位和5位取代;
Ar为取代苯基或取代杂环基团,其中苯基和杂环基团上的取代基可为C1-6烷基、C2-6链烯基、C2-6链炔基、1个或多个卤原子、腈基、硝基、取代氨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羟基、巯基;或在苯基和杂环基团上的取代基为以上任意2个或多个基团;
其中卤原子为F、Cl、Br、I。
在通式Ⅰ中:
R1选自C1-C3的烷基、苯基、取代苯基;
R2选自卤代烷烃基,可在吡唑环上3位和5位取代;
Ar为取代苯基或取代杂环基团,其中苯基和杂环基团上的取代基可为C1-6烷基、C2-6链烯基、C2-6链炔基、1个或多个卤原子、腈基、硝基、取代氨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羟基、巯基;或在苯基和杂环基团上的取代基为以上任意2个或多个基团;
其中卤原子为F、Cl、Br、I。
在通式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