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空间桁架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6076.8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东;肖胜利;谷洪勋;夏琪;郭跃栋;李文谦;陈志伟;马学领;陈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董晓慧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组合 空间 桁架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整体平移用到的空间桁架托换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新建建筑、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建筑等因为道路拓宽、地铁修建需要迁移。建筑平移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托盘、托梁,将上部结构托换,在千斤顶的推力作用下向前移动。对于建造年代较久的建筑,由于强度较低、建筑刚度差,对托换结构的强度、刚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建筑平移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差,提供一种钢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空间桁架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强度、刚度能满足大跨度、要求高的平移建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钢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空间桁架托换结构,包括平移下轨道基础、下轨道混凝土梁和滚轴,滚轴上铺设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的顶面和侧面放置有预埋钢板,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内设有钢绞线,预埋钢板与立柱相连,立柱设置在墙体两侧,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侧面的预埋钢板与H型钢下弦杆相连,立柱的顶端通过H型钢上弦杆相连,H型钢上弦杆端头穿过墙体上的洞将墙体两侧的立柱也连接起来。
H型钢上弦杆和H型钢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相连。
所述立柱与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侧面或者顶面的预埋钢板相连。
所述立柱为H型钢桁架。
一种空间桁架托换结构施工方法,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的:
(1)先在原有建筑基础位置施工平移下轨道基础、下轨道混凝土梁,并在混凝土梁上铺设钢板、安放滚轴;
(2)在滚轴之上铺设钢板、支模、绑扎钢筋浇筑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在其顶面、侧面纵向间隔放置预埋钢板,布置预应力钢绞线预留孔道;
(3)双梁托换时在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顶面的预埋钢板上焊接H型钢桁架立柱,单梁托换时在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侧面的预埋钢板上焊接H型钢桁架立柱;
(4)H型钢下弦杆与预应力混凝土梁侧面的预埋钢板焊接,预应力混凝土梁、H型钢下弦杆形成平面桁架受力体系;
(5)H型钢上弦杆将立柱连接为整体,墙体两侧的立柱通过墙体上开洞连接,
(6)在上下弦杆之间焊接H型腹杆,最终形成钢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空间桁架托换结构体系;
(7)预应力混凝土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张拉预应力钢绞线;
(8)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在预应力孔道内压力注入素水泥浆,待素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完成钢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空间桁架托换结构,将滚轴位置的墙体、柱进行切割分离,建筑荷载转移至托换结构,此时即可开始平移推进。
本发明为建筑平移空间托换结构,通过钢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的空间桁架结构体系托换平移建筑的墙体、框架柱,它的强度高、刚度大,不同于一般混凝土梁式托换,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要求严格的文物保护建筑平移托换,其中的H型钢回收利用价值高于混凝土,利于节约能源、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向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纵向立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纵向立面图。
图5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和5所示,一种钢和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空间桁架托换结构,包括平移下轨道基础3、下轨道混凝土梁4和滚轴5,滚轴5上铺设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6,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6的顶面和侧面放置有预埋钢板8,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6内设有钢绞线7,预埋钢板8与立柱9相连,立柱9设置在墙体2两侧,上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6侧面的预埋钢板8与H型钢下弦杆10相连,立柱9的顶端通过H型钢上弦杆11相连,H型钢上弦杆11端头穿过墙体2上的洞13将墙体两侧的立柱9也连接起来。
H型钢上弦杆11和H型钢下弦杆10之间通过腹杆12相连。可以增加H型钢上弦杆11和H型钢下弦杆10之间的强度,使得整个托换结构更稳固。
所述立柱9与预应力混凝土托换梁6顶面的预埋钢板8相连。所述立柱9为H型钢桁架。
本实施例是双梁托换,是按照下述方式施工的:
(1)采用通常的作法,先在原有建筑基础1位置施工平移下轨道基础3、下轨道混凝土梁4,并在混凝土梁4上铺设钢板,按照适当的间距安放滚轴5,双梁之间每隔一定间距用钢筋混凝土梁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照明马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泳池节能除湿空调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