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5598.6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绍庚;张圣晖;董育成;徐名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模块及其组装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触控显示模块是由触控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组成,其中触控模块包括盖板、感压胶、触控面板以及防爆膜(Anti-Splinted Film, ASF),而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前框(front bezel)以及背板(back cover)。背板用以固定以及装载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而前框环设于显示面板以及背板外,以固定显示面板以及背板。
目前,触控显示模块的触控模块常见的组装方法是于盖板上形成感压胶,再透过触控面板上对位图形的定位,来贴合盖板与触控面板。在此种组装方法下,容易有盖板与触控面板对位精准度不佳以及盖板与触控面板之间易产生异物与/或气泡而降低制程良率的问题产生。
再者,在完成触控模块的组装后,会接着进行触控模块与显示模块的贴合。一般会先于前框上贴上双面胶或形成黏着层,以贴合触控模块与显示模块。前述组装以及贴合的步骤皆易有对位精准度的问题产生,因此常需藉由重工(rework)来改善对位不良所造成的偏差。然而,重工易对前述部材造成全面性的破坏,而无法保留部材的完整性,进而增加组装成本。
此外,在所述的显示模块中,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需透过前框以及背板的固定,来避免构件间的移位。然而,前框以及背板皆会增加显示模块的厚度,进而增加触控显示模块的厚度。如此一来,则不符合现今对于电子模块要求轻薄短小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具有好的对位精准度,可提高组装良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具有好的对位精准度,可提高组装良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具有薄形轻量化的优势。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可拆式模具。可拆式模具具有底部以及彼此连通且暴露出底部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以及第四开口。第一开口邻近底部,而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之间,且第三开口位于第二开口与第四开口之间。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的内壁以及底部上形成第一黏着层。于第一开口中设置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透过第一黏着层固定于可拆式模组的底部上。于背光模组上形成第二黏着层。于第二开口中设置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透过第二黏着层固定于背光模组上。于显示面板上形成第三黏着层。于第三开口中设置触控面板,其中触控面板透过第三黏着层固定于显示面板上。于触控面板上形成第四黏着层。于第四开口中设置盖板,其中盖板透过第四黏着层固定于触控面板上。进行脱膜步骤,使可拆式模具与第一黏着层分离,而形成触控显示模组,其中第一黏着层包覆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以及触控面板的周围以及背光模组的背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开口的孔径大于第三开口的孔径,第三开口的孔径大于第二开口的孔径,第二开口的孔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孔径,且第一开口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背光模组的尺寸,第二开口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显示面板的尺寸,第三开口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触控面板的尺寸,第四开口的孔径等于或略大于盖板的尺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黏着层的材料包括紫外光转印胶(UV Transfer Black Adhesive)。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黏着层以及第三黏着层的材料包括紫外光水胶(Liquid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又名OCR)或光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黏着层的材料包括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紫外光水胶或光学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于第一开口中设置背光模组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于第一开口中相继地设置反射片以及导光板,其中导光板与反射片叠置,且反射片透过第一黏着层而固定于可拆式模具的底部上。于导光板的侧边设置光源。于光源以及导光板上形成黏着层。于黏着层上设置光学膜片,其中光学膜片透过黏着层而固定于光源与导光板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源是由多个发光二极体所组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拆式模具更包括与第三开口相连通的第五开口。第五开口由第三开口的一侧延伸至可拆式模具外。于第三开口中设置触控面板之后以及于触控面板上形成第四黏着层之前,更包括配置软性电路板于第五开口中,且触控面板与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