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驱非接触传动立式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5497.9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刘洪涛;薛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颖;刘洪涛;薛志超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驱非 接触 传动 立式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双驱非接触传动立式抽油机,属机电一体化应用新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由于石油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难以替代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必须用更高效的采油机械尽可能多的开采石油。
采油的主要手段是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和天平平衡立式抽油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有油井约200万口,其中抽油机机械采油约占95%以上。
传统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已逾120多年应用历史,具有疲实可靠、经久耐用的的优点。该机型虽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但其结构和原理万变不离其宗,至今仍占机械采油的90%左右,成为机械采油的主导机型。随着人类对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类节能省材、不停机智能调参、安全、环保的天平平衡立式抽油机相继诞生。
上述传统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和天平平衡立式抽油机绝大部分通过减速器将电动机输出转速三级减速后实现大扭矩输出。
机械采油中使用的减速器多为轴端对称输出,由于常年24小时交变载荷大扭矩连续运行,常规减速器故障率偏高,而且全部存在渗油漏油现象,影响了采油时率,且维护难度大,亟需性能更优越的减速设备优化采油机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抽油机减速设备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发明一种永不漏油,保险系数更大,基本免维护的机电一体化双驱非接触传动立式抽油机,实现抽油机技术的更新换代。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所述的双驱非接触传动立式抽油机包括置于机架(4)顶平台上的双驱四保险减速机(1)和机架(4)底座上的电动移机装置(8)以及机架(4)下部控制柜内外接传感器(5)的数字智能控制器(7),其中双驱四保险减速机(1)驱动轮(10)绳槽内披复一端经前动滑轮(2)悬挂油井载荷,另一端经后动滑轮(6)悬挂防坠落平衡重(9)的驱动绳(3),保护绳槽内固定另一端连接防坠落平衡重(9)的保护绳。
所述的双驱四保险减速机(1)包括用同一条驱动轮(10)式空心输出轴和同一条置于驱动轮(10)式空心输出轴中心的输入轴(18)对称串联的2台起双保险作用的同规格减速机(11)以及输入轴(18)两端与双驱电动机(13)非接触传动的2台永磁联轴器(12),其中减速机(11)箱体内输入轴(18)两端设置的一级减速齿轮与从动盘为二合一齿轮(15),其两侧各对称啮合两组起双保险作用的同轴大小减速齿轮(16),同轴大小减速齿轮(16)与固定在驱动轮(10)式输出轴上的二级减速齿轮(17)啮合,驱动轮(10)式输出轴与减速机(11)箱体密封部位设置防渗回流孔(19)。
所述的电动移机装置(8)包括固定在机架底座四周骑在基础预埋轨道上的设有螺杆或千斤顶微升降机构的限位滚轮、电动减速装置,其中限位主动滚轮用万向轴与电动减速装置联接,并预设断电棘轮或螺杆手动牵引装置。
所述的防坠落平衡重(9)包括基础平衡重与其上部的吊耳,以及用吊耳销轴固定的带长销孔和活动刹车块的对称刹车臂,该对称刹车臂与基础平衡重内设置的预紧弹簧三线汇于一点与后动滑轮(6)悬挂,并与故障随机制动的电磁刹车(14)互相联动实现双保险制动保护。
所述的永磁联轴器结构最少为以下三种类型之一:
第一种为图3所示的主动盘(20)和从动盘(21)盘面外环上按N、S极顺序对称交互密集或分散排列偶数强磁体(22)的同步式永磁联轴器,主动盘(20)外缘设置拆装调节螺杆(23);
第二种为图4所示的永磁吸盘(24)和从动吸盘(25)盘面外环上设置独立磁极总成或偶数组合磁极总成(26)的吸盘式永磁联轴器,其中磁极总成(26)包括置于环形磁轭中用隔板隔开的固定强磁体和活动强磁体,固定强磁体底部设置导磁极头,活动强磁体顶部设置磁力线叠加或短路闭合的活动柱销;
第三种为在永磁同步联轴器的的基础上,主动盘(20)或从动盘(21)上的强磁体(22)改为铜环,靠涡流感应产生扭矩的涡流式永磁联轴器。
所述的驱动轮(10)为驱动、失载保护二合一轴式驱动轮,其绳槽内镶嵌耐磨降噪可更换的橡胶块,前动滑轮(2)和后动滑轮(6)为无油自润滑MC尼龙轮,驱动绳(3)为抗疲劳防锈钢丝绳或高强度有机合成材料,其与油井载荷和防坠落平衡重(9)的连接方式为以下三种类型之一:
第一种为驱动绳(3)披复在驱动轮(10)绳槽内,其一端悬挂油井载荷,另一端悬挂防坠落平衡重(9),实现三级减载摩擦传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颖;刘洪涛;薛志超,未经王颖;刘洪涛;薛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车架稳定杆支架试验夹具
- 下一篇:一种管路系统整体带压振动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