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及铁路道床吹吸清扫作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45474.8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关柱;胡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H8/12 | 分类号: | E01H8/12;G10K11/1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 |
| 地址: |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干涉 消声 排风降噪 装置 铁路 道床 清扫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作业中,设备工作所产生的噪音已经成为了除灰尘等污染物以外的另一大污染源,该类污染常见于铁路设施的维护与保养。铁路道通常都暴露于外部自然环境中,其表面经常会沉积粉尘、固体碎片、微小石子、煤块及钢轨打磨磨屑等污物,列车经过时将污物卷起,影响行车安全。铁路道床吹扫作业时,吸风风机向外排气会产生两方面不利影响,一是会将道床侧面的粉尘吹起来,在作业现场形成二次扬尘;二是会产生较高的排风噪声,对周围环境和施工人员产生噪声污染。
现有的排风降噪装置一般是在风机出口安装消声器,消声器外侧为风管,内侧贴上消声材料,该消声器结构简单,风阻损失小,可以适当吸收排风噪声中的高频部分,,而试验测试表明,对于风机叶片搅动所形成的中低频部分噪声是排风噪声中的主要能量部分,而现有技术中的消声器对于这部分噪音没有消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该装置能够大幅度降低排风噪声,通过分流与干涉实现分流降噪,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同时通过分流还能减小二次扬尘对施工作业现场的污染和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包含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此外还包括进风支架和干涉分流腔,所述进风支架外侧连接干涉分流腔;进风支架的内部被中间隔板分隔为至少两部分,进风支架的前端为前导流板,后端连接着整流网,前导流板与前侧支撑板连接,进风支架与中间隔板之间安装有翼形导流干涉板,进风支架、翼形导流干涉板和中间隔板之间通过中间分流孔板和外侧分流孔板连接起来。
如上所述的前导流板,优选的是,其为弧形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干涉分流腔周围有后侧分流孔板、外侧分流排风板和前侧支撑板,在外侧分流排风板上存在分流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干涉分流腔上存在有分流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的进风支架的内部被中间隔板分隔,分隔的每个部分组成和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中的进风支架的内表面、中间隔板表面和翼形导流干涉板的外表面连接着吸声网。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中的进风支架上方连接着顶板,下方连接着底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中的吸声网包括吸声孔板,固定在吸声孔板下方的吸声材料,吸声孔板上开有诸多吸声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吸声网中的吸声孔为圆形。
作为替换方案, 在如上所述的吸声网中,吸声孔为棱形或其它形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吸声材料为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或石膏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整流网包括整流格,整流格由整流格支架所包围,整流格支架则由整流格竖板和整流格横板组成。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中至少包含有一个干涉分流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中,由中间隔板和翼形导流干涉板将进风支架之间的部分分隔成至少四路(部分),且分隔的路的数量为偶数。
按照本发明的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可以用于很多场合,优选应用于铁路道床吹吸清扫作业。因此,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铁路道床吹吸清扫作业装置,其装有按照本发明的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
分流干涉消声的排风降噪装置的排风气流进入整流网后,通过初次分流先将排风至少分为四路,没两路经小孔再次分流后,回合在一起形成相互干涉消声,最终由小孔排除,从而实现第三次的分流降噪。例如:排风降噪装置的排风气流进入整流网后,被分流成为四路,分别按S0、S1、S2和S3方向流动,经外侧分流孔板和中间分流孔板上所开的诸多小孔分流后,S0与S1在F0处交汇,并按排风方向所示流入干涉分流腔,S2与S3在F1处交汇,并流入另一个干涉分流腔。设计时,气流的流动距离差(声程差)满足下式:
式中:λ声波波长;L1为S0(或S2)从入口到交汇点间的声程;L2为S1(可S3)从入口到交汇点间的声程。
依据声学理论,当声程差精确地等于某声波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则该声波在交汇处相遇时将相互抵消,实现消声降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4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