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5103.X | 申请日: | 2012-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邓佩玲;陈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7/00;H01Q5/01;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形成于部分外观件上的金属边框来形成环形天线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装置的快速发展,制造厂商除了致力于提升产品的操作功能以外,还必须兼产品的独特性,以因应大众市场的需求。例如,现今的移动装置大多采用金属质感的外观设计,以由此突显产品的独特性以及外观设计。然而,金属质感的外观设计往往必须将具有导电性的结构融入至移动装置中,进而影响移动装置的收讯品质。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已有一些现有技术相继被提出,例如:美国专利第8,009,110号、美国专利第2011/0133995号、以及美国专利第2011/0241949号。其中,美国专利第8,009,110号是在壳体的边框上设置凹槽,并利用凹槽来形成两接地端与馈入端。由此,壳体的边框将可形成环形天线(loopantenna),进而致使移动装置可利用边框来收发射频信号。然而,上述方法会随着凹槽的设置而破坏边框的原有结构,进而降低移动装置的外观线条的流畅性与美感。
再者,美国专利第2011/0133995号是利用间隙(gap)截断壳体的边框,并利用部分的边框来形成环形天线。此外,美国专利第2011/0241949号也是利用间隙截断壳体的边框,并利用部分的边框来形成倒F型天线(Inverted FAntenna,PIFA)。然而,上述方法也都会随着间隙的设置而破坏边框的原有结构,且必须在移动装置的底部设置足够的净空区域(clearance area)来形成环形天线或是倒F型天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利用形成于部分外观件上的共振元件来收发射频信号,且具有天线功能的共振元件还有助于增加移动装置的外观价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装置,具有一外观件,并包括基板、馈入线以及共振元件。基板包括接地面,且馈入线设置于基板上。共振元件形成于至少部分外观件之上。此外,共振元件通过第一馈入点与第一接地点分别电连接至馈入线与接地面,以形成第一激发路径。共振元件通过第一激发路径来收发第一射频信号与第二射频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激发路径为第一射频信号的波长的3/4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观件并包括金属边框,共振元件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属边框之上,且金属边框具有环形结构,并环绕在移动装置的周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边框还通过第二馈入点与第二接地点分别电连接至馈入线与接地面,并由此形成与第一激发路径互不重叠的第二激发路径。此外,金属边框还通过第二激发路径来收发第三射频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激发路径为第三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2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馈入点与第二馈入点之间的间距是介于第三射频信号的波长的1/8至1/10倍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装置还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其中,上壳体包括金属边框与至少一个框体延伸部。其中,共振元件形成于至少部分金属边框之上。下壳体与上壳体相互叠置,以形成一容置空间,且基板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金属边框形成于部分外观件之上,而共振元件又形成于部分金属边框之上,故利用形成于部分金属边框上的共振元件,来形成可操作在多频带的环形天线。由此,移动装置除了可利用金属边框来形成天线以外,且具有天线功能的金属边框还具有流畅、柔和且圆滑的外观线条,进而有助于增加移动装置的外观价值。此外,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移动装置所耗费的净空区域还可以相对地被缩小,进而有助于移动装置在微型化上的发展。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示范性实施例的金属边框的电压驻波比的模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示范性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俯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移动装置
105:外观件
110:上壳体
111:金属边框
112~113:框体延伸部
120:下壳体
101:开口
130: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5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