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3706.6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邢国坚;倪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国坚;倪泉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杨林;马翠平 |
地址: | 51800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孔 接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插孔接触件,尤其涉及一种高接触高弹性插孔接触件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用于电源通载和信号的导通连接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插孔主要采用弹片或簧片结构,其中比较典型的结构如采用簧片收腰的冠簧插孔,以及采用冲压簧片扭曲,两头压装成型的插孔。
目前的冠簧插孔接触件是将弹性金属片冲压分割成若干条连接于上下两端的栅条,然后卷圈并将其中部收腰使每一根金属条在中部弯曲向轴心收缩、形成上下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冠簧插孔在其弹性金属条收腰处内表面与插针表面接触,因为受结构限制不能均匀地较稳定地与插针接触,导致插拔力较大、接触面积少,接触性能低等缺点。
后一种技术制作的插孔,虽然具有较高的接触性能,但其套接方法接触电阻大、耐拉力差,前后套极容易受拉力从压点脱离,造成衔接故障和事故;结构复杂、组合零件较多,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向小型化、密集化发展;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导致产品合格率低,成本提高;弹片在限定的空间内不可能很粗,使得每根弹片难以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使用过程中的“断丝”现象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该插孔接触件具有高接触高弹性,且该接触件通大电流能力较好、结构简单,制造方法简单且制造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孔接触件,用于插装于插件的插孔孔套中,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片卷成的筒状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筒状体包括若干个与孔套内壁接触的外棱,及连接于外棱之间的连接壁,其中连接壁设有内凸的弧形。
进一步地,筒状体的金属片两侧边对接的缝隙设于外棱处。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壁上开设有平行的槽,所述槽将连接壁分隔形成若干条连接于相邻外棱的栅条。
进一步地,所述槽的开设方向垂直于所述外棱的方向,且两个外棱间的槽是等间距分布的。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体的横向截面为类似四边形或六边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插孔接触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金属片经冲压落料成型;
b)将金属片的两侧边对接卷成筒状,两侧边间形成缝隙;
c)将筒状体成形:形成带有与插件的插孔孔套内壁接触的外棱和连接于外棱之间的连接壁,使连接壁具有向筒状体中心轴内凸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时,还开设有若干行平行的槽,所述槽开设于步骤c)所述的连接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槽的开设方向垂直于所述外棱的方向,每一行的槽是等间距分布的。
进一步地,还包括将成形的筒状体经热工艺固定成形步骤,以防止变形。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计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接触低电阻连接,而且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且越低制造成本的连接器市场,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成批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孔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孔接触件使用装配关系图。
图4是插孔接触件装配后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冲压成型展平的金属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插孔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冲压成型展平的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插孔接触件1用于插装于插件的插孔孔套中,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片卷成的筒状体,筒状体分布着若干个与孔套内壁接触的外棱3,本实施例为四个外棱3,以及连接于外棱3之间的连接壁,四面连接壁具有内凸的弧形,以便与插针更好地接触;图中可见,各面连接壁上还开设有平行槽2,槽2将连接壁分为若干个连接于两个相邻的外棱间的栅条4,栅条4可使接触件1与插针有更高的接触性;槽2的开设方向与外棱3的方向可成一角度,优选地,槽2的开设方向垂直于外棱3的方向,即成90度直角;各个槽2之间的间距可为任意大小,优选地,各个槽2等间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国坚;倪泉,未经邢国坚;倪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